1
遇到一位母亲哭诉孩子的学习问题,说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每天写作业的时间都拉的好长,爹妈都急的不得了,可是怎么催孩子还是依然如故,没有任何改观。特别想要知道对于这样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
一日,孩子父亲下班早,回家时看到孩子依然在磨洋工似的写作业,而孩子妈妈在旁边不停地抱怨,就对孩子妈妈说:你去做饭吧,我辅导孩子做作业。可是爸爸对着快不起来的孩子,耐心很快就用完了,在再一次催促孩子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一脚踹了下去。孩子妈妈闻声而来,吓得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心疼的直哭。
我听到这里,心想,估计这个孩子的心里,父亲成了恶魔的化身了。但是后面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孩子妈妈说,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心里其实还有气,所以只顾吃自己的也没有管孩子,而这个孩子则偎在爸爸身边,对爸爸撒娇:爸爸我要吃土豆丝,你帮我夹菜。整的爸爸哭笑不得。孩子看到爸爸给自己夹菜了之后,又搂着爸爸的脖子说谢谢爸爸。父子之间的冲突就此告一段落。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说:这该是一个内心多么强大的孩子,才能在爸爸踹了自己之后,还能放下对爸爸成见,与爸爸毫无嫌隙逗乐欢笑。
可是想想,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孩子,听到父母一句重话就伤心欲绝的呢?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对事情的感受不同,我们怎能期待同一个方法对待所有的孩子呢?
2
有两个孩子,邻居,一个学校一个班又是同桌的关系,所以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写作业一起背书。挺好的关系里却因为行为方式的不同慢慢有了距离。
而这个距离,不是孩子自己彼此不合出现的,而是因为两家的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而造成的。
东家的父母经常说:“你看看西家的孩子,写字多认真,一笔一划的,作业多工整,看看你的作业,老师打了多少个叉,还不知道改改你这臭毛病!”
西家的父母经常说:“你看看东家的孩子,干事多利索,作业快快儿的就写完了,看你天天磨磨蹭蹭的,一个作业擦来擦去的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急死个人!”
原因很简单:东家的孩子写作业快,每次放学回家拿到作业唰唰唰就写完了,写完了就开始跑着玩,体育样样精通,跑步学校第一。就是由于写的太快,总是错误百出,经常会缺笔少划的。
而西家的孩子写作业很认真,每次写作业总是要仔细看题,认真计算和书写,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用橡皮擦掉甚至将写过的作业纸撕掉重写,比较偏安静,不喜欢出去玩儿,学校的很多活动都不愿意参加。作业写的很认真但是总是耗费大量的时间,考试的时候会因此而写不完题。
而两个孩子在父母的这种对比之中,都感觉自己不是父母喜欢的那个孩子,除了羡慕,也无计可施。
3
周末,去孩子上的辅导班商量退费的事情。我属于比较好忽悠的人,孩子老师一直在说报班的重要性和课程的重要性,我想拒绝就觉得惭愧,就按老师的要求续了后一年的费用。但是当时就说了我们可能不上了。老师说没有关系,真不上了可以退款的。 然后在随后的一年里孩子就没有去上课,我又特别担心去了被老师劝说,自己拒绝不了(不怪老师,主要是自己心软,不会说不),所以本想让老公去,结果发现指望不上,所以硬着头皮去了。
然后才发现,其实只要自己主意拿定,一切也很顺利。我确定要退费,老师发现我很坚定,也就同意写申请了。
临出来的时候被一位妈妈拦住了,问我为什么给孩子退费,是不是这里教的不好?我说不是的,是我们个人的原因。然后这位妈妈就非要问清楚我们到底什么样的原因,在这里学的怎么样,老师教的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进步......问的特别详细,最后的最后,她很犹豫地说,本来想给孩子在这里报班的,看你给孩子退了学费,那我们还报不报了呢?
我再一次向她重申,这属于我们个人的原因,与辅导班、老师没有任何关系。这里的老师教的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的,建议孩子来试听一下课,看看孩子是不是喜欢。我不希望我的行为影响她的决定。
然后当我走的时候,我就看到这位母亲无措地站在楼道里,不知道是该去报名,还是该放弃。
我只好再说一遍:根据你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吧,不要把我们当做重要因素来考虑。
4
就像是这个孩子喜欢这个老师,那个孩子喜欢另外一个老师;这个孩子对语文情有独钟,另外一个孩子特别喜欢静静地算题。没有对错,只有风格的差异,仅此而已。
所以当我们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去寻求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家孩子的特点和风格,将那些教育的理念和规律与孩子的实际相结合,不要人云亦云,有样学样,模仿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