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出现了一个很时髦的词语——“碎片化”。信息碎片化,碎片化知识,时间碎片化……只要和“碎片化”扯上关系,大家就立即警惕起来,生怕自己被碎片化改造得思维狭隘、认知低下。
我认为,碎片化是学习的常态。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终生学习。
大多数人对于学习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学校读书时的那种学习。
学一门课程,上来先讲“概述”,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目的和用途是什么,权威的理论框架是什么。概述通常一到两节课,先建立了全局观,后续课程再把定理、公式和知识点逐个击破。
但是,学校里的学习短则9年,最长不过25年。假设我们活到中国人均寿命的76岁,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校之外的学习通常又是怎样的呢?
工作中,你接触到一个新技术,能够第一时间就找到相关的概述吗?通常找不到,往往找到的是一个百科词条,几篇报道,或是相关的一两篇文献。
生活中,你遇到一个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就查到相关的解答吗?通常查不到,往往得到的是亲朋好友的几条生活经验,网上论坛搜到的几篇攻略。
聚会聊天,听到几个有趣的新名词;参加活动,学到几个新技能;观看影视节目,了解到几个新颖的观点……
哪一个不是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知识呢?
成体系资源投入的持续学习固然好,但那是理想的状态,现实中,一般人很难达到。
在微博和微信出现以前,碎片化就是我们学校之外的学习的常态。
那么,区别在哪里?我认为,本质的区别在于量的多少。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和微信的出现,我们所接触到的碎片化信息和碎片化知识的量有了显著的增加,可以说是爆炸式地增长。
如何来应对呢?两点:第一,屏蔽无关的碎片化信息和碎片化知识。第二,边用边学,把碎片化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一点很简单,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要留给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本文不讨论。
第二点并不新鲜,在信息时代之前就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但往往被忽视,本文用两个常见的案例详细阐述。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小A和小B两个姑娘,她们最近都意识到简单的妆容能提升个人的形象气质,准备先学习修眉。
小A的做法是寻找最全的攻略:
每天一有空就用关键字“修眉”在网上搜索攻略和注意事项,一个月过去了,她的收藏夹存满了20多个网页,购物车里屯了一堆修眉刀、眉剪、眉夹,而她的眉毛却纹丝未动。
小B的做法是边用边学:
第一天,她用“新手”和“修眉刀”的关键字组合搜索选购了一把修眉刀和一把眉夹,了解了用眼球和铅笔确定眉头、眉尾的简单方法,修好了眉头和眉尾,用眉夹拔去了零散的眉毛。
接下来的一周,她认真观察自己修眉后的效果,听取身边人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则上网有针对性地搜索,然后改进和调整。
第二周,她开始尝试眉峰和眉毛粗细的调整。
第三周,她开始尝试不同的眉色,选购了一些眉笔和眉粉。
第四周,她开始总结适合自己的眉形、眉色和修眉、画眉工具,然后,她又开始研究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穿搭应该搭配什么样的眉形和眉色更合适。
你发现小A和小B的区别了吗?
小A期待有一个全知全能的大牛,一下子解答她所有的疑问,一下子把修眉有关的知识倾囊相授,一下子买齐修眉的全套工具。
小B学一点用一点,用一点学一点,一步步掌握了修眉的技巧,一点点攒够了修眉的工具,适时地归纳总结,然后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上面这个例子是有目的有需求的学习,下面我再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
公司组织出游活动,需要各部门演节目、出游戏。新人小A和小B跟着前辈C负责“谁来比划谁来猜”的游戏。
C很有经验,根据公司文化和各部门业务编写词库,而且加入了不少当年的流行和八卦词汇;词条要逐个打印在A3纸上,C巧妙地用excel的邮件列表实现自动顺序打印……
小A认为自己是帮手,完成任务不出错就好,C交待什么就做什么。
小B则在编写词汇的时候积极和C讨论,打印词条的时候主动争取机会练习,仔细了解了邮件列表的设置方法。
活动结束后没多久,公司需要给客户引发几百张新年贺卡,每张贺卡的抬头都需要写上客户的姓名,是个耗时的苦力活,按惯例由新人负责。小A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无法胜任;而同样写字不好看的小B却自告奋勇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原来,她没有一张张贺卡手写,而是精心挑选了一款手写字体,结合excel邮件列表功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把所有贺卡的抬头打印完毕,而且美观大方。
你发现小A和小B的区别了吗?
对于小A来说,学习的开关要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打开;
而对于小B来说,学习的开关时刻保持常开状态,哪怕是一件小事,她也会在做的过程中把它想清楚、弄明白,做个记号,然后挂到自己知识库里,需要的时候就能随时取用。
在小A看来,要提升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就必须买一本书或买一套课程,从头到尾学一遍。可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看完了书,听完了课程,还是不会用。
而在小B看来,要提升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关键是做个有心人,边用边学,边学边用,适时归纳总结。
我们常说,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为知识会更新换代,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
那么,什么才是学习的能力?
遇到新知识新问题的时候,仍然要依赖别人总结的知识框架、别人整理的应用攻略,这样的学习能力是非常低下的,只能跟在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
能够自己归纳总结、自己提出新的应用场景,这样的学习能力才能是合格的,才能走到行业的前沿、引领时代的潮流。
你的学习开关处于常开状态吗?
你害怕碎片化知识吗?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欢迎交流。
关于学习,你或许还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