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看着商家挂着一串串的七巧果售卖,不禁想起童年时过节的情景。
小时候每当七月七早上,奶奶就用糖水鸡蛋和一小盆面,放在朝阳的地方,到了中午时分,原本不大的面团发酵起来满满一盆。桌子上放上案板,然后弟弟从碗柜的抽屉里拿出七巧果的模具。模具是木头做的,长长的,有五六个小小的动物图案,还有两个大一点儿的模具,一个是鱼的造型,甩着弯弯的尾巴活灵活现,另一个是椭圆的百岁造型。一年用一回,所以提前洗刷干净了,晾干备用。
奶奶先是把面从盆里拿出来,揉至光滑,再用刀切下一块,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合适的面剂子,我和弟弟一人拿一个模具,按进模具里,待按压平整后拽掉多余的部分,将模具翻转过来在案板上用力磕,一个个花纹精致的七巧果就掉出来了。我和弟弟跟着忙的不亦乐乎,衣服上,脸上,脚上都是面粉,奶奶看到就开始说教:“看你俩作的,这些面粉得多少麦子才能磨出来呀,都浪费了。”我俩也不听话,一直捣乱,七巧果的形状也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的,地上也尽是面粉了。
那个年月没有电饼铛,也没有烤箱,所以只能在大锅里炼制。锅底里烧着麦秸秆儿,火不能太急太旺,不然容易烤糊。一个个摆放开,待底部有点硬度再翻面,因为个头小且薄,不一会儿就烤熟了,色泽金黄,外皮香脆,内里软甜,实在是难得的美味零食。
晚上,奶奶把巧果用针线穿起来,长长的一串串,我们挂在脖子上,摘下自己喜欢的造型,端量把玩一番,再整个扔进嘴里,越嚼越香。吃罢晚饭后全家人在院子里乘凉,听小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她煞有介事的说半夜在葡萄架下会听到他们两人的谈话,会听到织女的哭泣,好可怜。我信以为真,半夜硬撑着不睡觉,就想求证传说的真伪。第二天早上醒来,懊恼自己为啥又睡着了,然后好奇的跑去问小姑,你真的听到了吗?小姑笑着说,是呀,我听到了呀,织女哭的可伤心了,呜呜的,真可惜,你要再想听只能等明年了,下回记住了,一定别睡觉哈。当时倍感遗憾。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却没时间没精力手工制作巧果了,更吃不到大锅里炼制的巧果了。人生的每一天都是绝无仅有无法复制的,所以怀念过去,珍惜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