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说:穿上白大褂,我是医生。系上围裙,我是美厨娘。拿起锄头,我是农民。挂上相机,我是艺术家。
周末,为了看心心念念的芍药花,我走进姐姐的酱香小院,我惊讶的看到原来生活真的可以这么任性休闲自在逍遥。
从前总是羡慕杨丽萍的月亮宫,如今在边陲小镇我的家乡,我遇到结识了这样的人。
姐姐六十岁,看我们进院,热情洋溢的迎出来。一身白大褂,一脸笑容,爽朗而亲切,拉着我的手,仿佛认识了很久。
同是天涯爱花人,“谈花论照”不需要热身。
姐姐的小院方方正正,一下车就能看到绿植满墙,进了大门,方方正正的院子,左右各一个瓷砖搭砌起来的花坛。苗子还没有长出来,周围已是一片盎然。
再进一道门,芍药花开正艳,花枝在风中摇摆。有厚实丰腴的复瓣,有清丽可人的单瓣,有艳丽的玫瑰色,有雪一般的纯白色……
小院被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容不得我细看呢,姐姐就巴拉巴拉的给我各种介绍。
明日有风雨,我准备给花搭个架子,穿件衣裳,可不能浇坏啦。
最近没有水,好久没给花洗澡,要不水灵灵的更好看。
妹妹你看这颗白色的芍药,像不像大牡丹?
妹妹你站在花丛中,别看我,我给你拍几张美照。我可是好摄影师呢……
眼睛被花迷恋着,心被爱花人温暖着,容不得多思多想,我迷醉在这充满芍药花香,满目葡萄墙的小院里。
忙乎了一阵子,走进屋。哦,我的姐姐我的老天,原来这满目又是一番洞天。三色蝴蝶兰齐刷刷开得正艳,四季海棠爆盆,姐姐叫她皇后。粉粉的小花密密匝匝,就是那不起眼的芙蓉花,盆景亮的也逼你的眼,没错,每一片小叶子都墨绿的逼你的眼。
入门处的绿植马上就顶到了屋顶,姐姐说她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想必这花也有二十岁了吧,跟主人同呼吸共成长,老根新叶,翠翠莽莽。
姐姐的花,我大多都有,没有打理的这么好,没有开得这么旺,姐姐说:每天早上我要给花诊诊脉,看她感冒了没有。
我笑,与姐姐比起来,我可是不够专业,我是拿粉笔的手,我不会诊脉看病啊。我只会和花唠嗑,可是我忙,我没有时间陪他们唠呢。
三个女人叽叽喳喳的时候,两个男人静静的望着。一进门就被姐姐拉着巴拉巴拉,自己只看了一眼大沙发上坐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姐夫,他甜蜜蜜幸福的微笑着,间或插一句嘴……
听说还有小木屋,穿过一道道门,绕过一条条走廊,我们被引领到后花园,季节还没到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时候,小苗刚入土,小花刚长出。
姐姐不俗,园子不是传统乡下的那种,每一处花草,每一个角落都很用心,很有品味,能感觉到日常的忙碌和美好。
姐姐有个大灶子,窗明几净,高高的两三层大屉,姐姐说她会蒸包子,一顿足够二十几人吃。哈哈,说得我口水直流。回眸看到一个大酱缸,姐姐小心翼翼的掀开盖,酱香就飘了出来。
酱是我老妈的最爱,小时候,甚至于搬上楼以后,妈妈的酱缸都在。小时候,常常要替妈妈打酱缸。拿起酱耙子,还能找到儿时的感觉,就是手法硬了点。
下酱很有说道,且不说那繁杂的工序,打酱缸前也要静手洗面,只看那系在盖布上的小红布条,一目了然,前人下酱也是很有仪式感的。
玩完小酱缸,姐姐指着小木屋一角说,那是盘酱缸。我晕,超大号的缸,从没见识过。姐姐拿出保鲜袋,美人赠送一袋,我知道爱花下酱人对此物的珍爱,很领情。
把酱宝贝一样拎回家,老妈有大大的好评,说色相好,味道那是相当的纯正。不知道若干年后,这酱的手艺,这吃酱的习俗,这会品酱的老妈还有多少?
传承传统文化,留住这些古老的习俗真的很必要。
小院芍药开,酱飘香,短短的来访时光留下满满的快乐。很期待下一次相约!
每个人的日子应该都很狗血,每个人的日子都写满些许的不容易,我期盼:行走,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阳光。我希望,每个人被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被时光温柔以待。
我是日记星球395号星宝宝衣袂飞扬,正在参加日记星球21天蜕变之旅的17期写作训练和52周记训练营,有兴趣快加入我们,你一定会收获巨大。这是我的第119篇原创日记,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而是坚持的力量,坚持更胜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