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困难

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已经按时开始执行任务,很多人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其实,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读书时也不例外。

无疑,他们效率低下,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如果时间上的任务都是有由简单的部分构成,全无困难之处,那就没有人会遇到挫折或者遭受失败了。可现实明显并非如此。

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合理的安排时间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这样的行为与做事的动机有关。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人们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从最浅的层面上看,尽力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合理的,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很多时候,为了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过性的,总会阶段性地有奖有罚。收到奖励过后,原本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是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收到惩罚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寻找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事”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接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于他们真诚的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实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的完成任务,所以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因为分子为零。

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学习上,准备托福考试时只做阅读和听力但不联系口语和写作;比如工作上,做项目计划时只讨论做什么却从不提及怎么做;比如生活上,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真正他是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舞曲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3 .直面困难 关键点: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 。 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
    李虎虎_阅读 203评论 0 0
  • 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假勤奋,学到的东西,最好立马能够用的上,用是最好的学) ...
    新小派自由行走的花阅读 235评论 0 0
  • 上学时总会看到有些学生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这不禁让人怀疑“努力”的可靠性。是努力错了吗?...
    ToBeMself阅读 176评论 0 2
  • 人生有很多选择,要学会直面困难,因为回避困难会效率低下。合理时间安排(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合理时间安排困难部...
    自律养生雪姐姐阅读 328评论 0 0
  • 读《把时间当朋友》李笑来第三章第3节: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回避困难。 很多人会下意识回避困难,用几乎全部时间处...
    旭望川阅读 3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