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总会看到有些学生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这不禁让人怀疑“努力”的可靠性。是努力错了吗?
1、任务属性
任何任务都可以分为两部分: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用我们的元认知识别一下就知道要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剩余时间用来死磕困难的部分,这才是提高效率的方法。
上面案例中的的学生,之所以很勤奋却做不出成绩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低水平勤奋,又称勤奋的懒惰。他们只是做出了勤奋的样子,却一直在回避任务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再比如在第零章第2小节慌乱中的案例:那位要把《TOEFL iBT高分作文》里185篇作文都背下来的学生也是如此,回避作文中最困难的“思考”部分。
2、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只做最简单的部分与人的做事动机有关。人们做事动机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尽力做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避免做受惩罚的事情也是合理的。
但实际情况是,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遇到惩罚时,会有两个选项:再也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找一条出路。人们往往会忽略第二个选项。
惩罚与奖励更像是人们对外界评价的注重程度。正向评价与负面评价,在及时行动部分已明确提出,我们只需要关注负面的建设性评价。
3、应该怎么办?
如何提升我们的效率?
所谓效率实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衡量的。逃避困难(因为任务中相当一部分是困难的,也因为重要而困难)的人因为永远没有完成过任务,所以效率永远是零。
具体怎么做呢?
接受现实,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乏味的。迅速完成简单的部分,花费时间琢磨困难的部分,从源头提升自己的效率。(这一点是不是有点像快速入门呢?迅速掌握一个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实现入门,再像蜜蜂一样深耕细作。同时,最少必要知识是简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