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要增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觉守规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规则意识,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制定游戏、班级活动规则并自觉遵守。
班级里的益智区投放了五子棋。一开始五子棋无人问津,直到有一天,怡心和清漪两个小朋友在玩时,我也加入了游戏小朋友慢慢开始了解了游戏规则。
“清漪,我五个棋子快连起来了”“不是啊你这不是还空一格,不能空”
“怡心,你怎么才能赢呢”
“我将自己的五个棋子连起来就可以了”
“谁先下”
“黑棋先下”
“有什么窍门吗”
“我把棋子练成三个在连成四个这样就快五个赢了”
渐渐的,五子棋成为了班级里炙手可热的选择。原来孩子们对棋子的玩法和规则不是很熟悉,所以只会在棋盘上摆各种造型,以为谁下的棋子多谁就赢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了解五子棋的名称,并初步学会玩法,培养他们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1.自由对弈
一涵和与同这一对快乐棋友,一个热衷竖着走,一个热衷横着走,谁也不干扰谁,两个人发现谁先下棋,谁容易获胜,黑棋先下在游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干扰对方
为什么会出现黑棋优势?原来孩子在下棋的时候只顾自己棋子连没连起来五个,不顾对方,这样不对,在下棋的时候要防止对方先赢。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 一涵和与同慢慢理解了规则。棋类游戏成了孩子们日常活动的游戏方式棋类也是双人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学会交流,懂得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合作的。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小棋手们一个个全神贯注、沉稳思索,在黑白对弈间获得快乐。
教师思考
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孩子的学习以游戏为主。五子棋成了孩子们日常活动的游戏方式,他们与棋相融,在游戏中孩子学会交流与合作。
2.棋类活动能有效发展幼儿多种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
3.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时而欢笑时而思索,能够愉快的进行游戏,保持愉快的合作态度,有效提升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