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蝉声唱①,南冠客思深②。
那堪玄鬓影③,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
①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②南冠: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③玄鬓:指蝉。古代妇女常将鬓发梳成蝉翼状,称为蝉鬓,也叫玄鬓。所以玄鬓也代指蝉。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时任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议论政事,触忤了武后,被诬蔑贪赃罪,含冤下狱,当时他只有三十多岁。这年秋天,他在狱中听到蝉鸣有感而发,写作这首诗,表达自己心含冤屈,无处申诉的愁闷。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意思是,秋天里的蝉声鸣声不断,这让在监狱中的诗人越发愁闷。该诗以对偶句开篇,采用起兴的手法,用蝉声引出作者的愁思。蝉声响亮,越发让诗人心悸。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说的是秋蝉还能两鬓乌黑,在树上高唱。而诗人也曾斗志昂扬地高歌过,如今却因为仕途坎坷、重重遭难,最后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早早地愁白了头发。蝉和人两相比照,诗人内心的悲凉心情自然流露了出来。诗人在这里用比兴的手法,把这份凄惨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更显诗人压抑的心情。“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卓文君曾因为司马相如不忠,而作《白头吟》:“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在这里诗人用“白头吟”一语双关,既表达自己内心愁苦以致白头,又表明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说的是因为白露打湿了蝉的翅膀,使蝉难以飞翔。阵阵的大风掩盖了蝉的鸣叫。这两句明是写蝉,其实是以蝉自比,写的是诗人自己仕途不顺,言论被压制。这里蝉和诗人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结合得圆润经典。
最后两句仍用秋蝉作比喻,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而有谁相信它的这份高洁呢?以此比喻诗人自己虽然洁身自好,有高尚纯洁的品性,而却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反倒被诬蔑,进了监狱。诗人发出有谁能帮我伸冤的慨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不平,希望能沉冤昭雪,同时,这其中也掺杂着无奈之情。
整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咏物抒怀,感情充沛,人和物在这首诗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浑然天成。用典自然、恰当。
后人点评:
《唐宋诗举要》云:“以蝉自喻,语意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