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还是7月,在连续哭了几个礼拜后,我爹严肃的站在我面前,说要不要去鲁能要不要去海南,没等我有任何思考的机会,没等我在微信上向朋友敲出要不要去的疑问,就买了隔天的两张机票去北京面试。在办公室门口悉悉索索的等待、面试完、稀里糊涂的签约后,在仰高了头才能望到顶的公司总部门口,眼泪才唰唰的流下来,跟同行的我妈说,妈我真的要去海南吗?
然后来不及看北京的一花一草,马不停蹄地赶到机场,落地南京,在从南京回宣的大巴上,我收到了安徽移动的面试短信。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的情景,靠着窗又哭又笑,跟我妈一边心疼往返机票一边在抱怨老天在逗我,当时觉得去海南好糟糕,而收到面试短信的那天简直是生命中闪着光的一天。这是后话。
在看《荼蘼》,略有点非主流的片名,让我首先想到的是玩QQ空间的青春期,一切和疼痛/荼蘼花开有关联的伤春悲秋的空间首页,看了简介却开始感兴趣,觉得那些情绪和纠结,谁不曾有。Two me,一个人,两个选择,成就的两个我。
《荼蘼》里杨丞琳饰演的郑如薇,是台北普普通通一家的泡面公司的上班族,晚餐没着落每晚在7-11里靠窗位置吃泡面,不曾想对面的写字楼里还有个设计狗,悄悄地关注她,后来又走进了她的生活。
如薇的心愿特别简单-“稍微”
事业稍微有成就,生活过得稍微精彩一点,日子过得稍微让别人羡慕。
这段独白不是很多人的心声吗,
想出人头地,没那么简单,但泯然众人,又心有不甘。
直到她遇到一个机会,可以去上海公司,而这时候相恋多年男友的爸爸出了车祸卧病在床,这时候这时候摆在她眼前的是两个plan。
Plan A:去上海:意味着3倍薪水,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要跟相恋多年的男友异地恋,一个人吃晚饭,没有人陪伴。
PlanB:选择爱情,留在台北,放弃自己的升值空间,任劳任怨的陪伴着男友,照顾他的家庭。
以下的故事照着A/B线展开。
在如薇一个人在上海,连续加班三天三夜后一个人倒在卧室床边,她想到选择了planB的自己,坐在有彦的摩托车后座,兴高采烈的规划着今后的生活。
而选择了planB的如薇,素面朝天的在厨房里煎鱼,仔仔生病需要照顾,让弟妹帮忙看着锅里煎的鱼,而自己下楼接行动不便的公公,等到匆匆忙忙接到了回家看着锅里已经烧焦的鱼的无奈,她又想到了选择planA的自己,涂着鲜艳的唇膏脚踩高跟雷厉风行的穿梭在写字楼中,那曾是她差一点就能够的到的生活。
这才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地方,故事的设定人人都有,所以更有种编剧将内心os拍成电视剧的感觉。当面对选择题的时候,无论当下选择的是哪一种,都会在今后的人生里,每一个觉得伤心/失意的时刻,遥想当时的自己,如果做的是另外一种选择,过的又是怎样一种生活。就像现在的我,即使已经舒适坦然,想要的都拥有,却还是会在加班加到吐,绩效0.7的时刻,想着当时的自己,如果真的选择去了海南,是不是此刻正吹着海边的风,徜徉在椰树林中。
所以,人生觉得难过,并不是没有得到,而是差一点点就要得到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才会在今后的每一个觉得不如意的时候,想着当时的自己,如果努力那么一点点,如果当时不那样想,如果当时得到了,是不是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就像如薇说的那样啊,谁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匆忙地写下那唯一的选择。生活从来都不会让你事事顺心。会有得意,也会有当头棒喝,有所得到就会有所失去。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已经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掌握好自己手中的牌,本来是好牌,不要打烂,已经是烂牌的,就打出最好的结局吧。
希望在平行世界,做了另一个选择的你,过的是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