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实践篇》<第一章PET在家庭中的实践反馈>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年三月底去上海参加PET官方工作坊学习,在参加之前,计划再读一遍《父母效能训练》和《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安心的中文版序的一段话揭示了PET的奇妙与卓越之处:“戈登博士用一个行为窗口,打破了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引领父母们进入沟通的本质: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有事实的陈述和真实感受的流通;我们之间没有好与不好,只有相同或者不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一段时间,发现在生活中使用PET比看书难多了。以情绪为核心,不一致原则和问题归属原则,积极倾听、“我-信息”、“第三法”,哈哈,理都懂,然并卵。不过在这一两年来断断续续、弯弯绕绕、痛泪甜笑伴行的路上,我能看到自己和孩子的改变,这也一场以“爱”为目标的修行,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最庆幸的是,我们一家三口都是PET的忠粉,这也是源于我们家庭是PET的受益者。

《PET实践篇》相较于《PET》有一些改进和增补项:(打出来为了加深印象)

(1)我们了解到到对于很小的孩子—婴儿及学步儿,在他们尚未具备语言沟通能力前,父母就可以成功地使用PET技巧。一位妈妈分享了她如何使用积极倾听的技巧让换尿布时使劲扭动、哭喊的婴儿安静下来。

(2)我们现在也可以帮助父母们从对沟通绊脚石的焦虑中舒缓下来。通常,父母们不需要去控制自己同孩子讲话的方式,他们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甚至可以发出警告、命令、解决方案、解释、询问和劝告的信息。重要的是,父母们知道在何时可以发出这样的消息而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3)现在,我们对于为何问问题会威胁和压抑孩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有些父母做了过度的倾听,成了过度的咨询师,这使孩子们不喜欢“被倾听”,我们为这些父母们提供了新的指导建议。

(5)有些孩子漠视父母们寻求帮助和寻求体谅的需求,我们为这些父母提供了一些新方法。

(6)“我—信息”部分的应用有所增加,帮助家长能更准确地对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从而避免未来发生更多的冲突。

(7)我们发现那些纵容型的父母和权威型的父母很相像—或许他们出自同一个模子—他们都在使用“权威性的语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