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明天七夕“七月七”,据说是传统“情人节”。国人性格含蓄,观念传统,忌讳“情人”二字。
事实,大多数普通人,现实彩礼高,物价高,生活艰难。
又有几千万剩男剩女,普通人,只要不单,就算万幸,遑论情人?所以,“情人节”是年轻人的事,是有钱人的事。
那我过“情人节”吗?肯定过,这一天,我们附近有座道观,牵强附会跟“七夕”有关。
“七夕”传说主要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牛郎是人间的贫苦孤儿,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老牛本是天上的金牛星,因偷天仓五谷撒向人间,被玉帝踢下凡间。
牛郎精心照料老牛,用百花露水为它清洗伤口,一百天后老牛康复。
一天,老牛告诉牛郎,次日黄昏,翻过一座山,山下湖泊会有天宫的七位仙女洗澡,偷走其中一件衣裳,那位仙女就无法返回天庭,会成为他的妻子。
牛郎依言而行,藏起了织女的衣裳。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擅长织彩锦,因向往人间生活,便与牛郎结为夫妻。
婚后,牛郎耕地,织女织布,二人男耕女织,生活美满,还生下一儿一女。
然而,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凡与凡人成婚,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庭。
牛郎看到妻子被抓走,立刻披上老牛临终前让他留下的牛皮,用扁担挑起一双儿女,追去天庭。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划出一条银河,阻断了两人。
后来,王母娘娘怜惜他们夫妻坚贞的爱情,允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这一天,人间无数的喜鹊飞上天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鹊桥,使牛郎织女得以在鹊桥相会。
我们这里的传说有多个版本,较为流传的是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相传一位勤劳善良的老人含辛茹苦养育了11个儿子,但儿子们长大后都不愿独自赡养老母,最终决定轮流赡养,导致每年总有一个月老人无人照顾。
老人伤心至极,独自来到山上仰天长叹,含泪而逝。山神被此事感动,派神虫落入山中,将老人团团裹住堆成一座坟堆。
后来,老人墓里飞出的虫子吃光了庄稼地的粮食,村民们到老人墓前祭奠,虫灾才得以消除,祭虫山由此得名,老人也被称为虫王娘娘。
因这一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里举行盛大的虫王庙会,人们祭祀虫王娘娘,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每年“七月七”,昆明市民,周边县份居民,争相来赶庙会。
山上,人山人海,有敬香“绊婚姻”(神前许愿)的,有卖吃食的,有买衣服的,有买小东西的,有看杂耍的,有听花灯的。
这一天,最热闹的,数听花灯,有官渡花灯名嘴与富民,会泽花灯名嘴对唱,唱腔唱词诙谐,土中有趣,逗得观众笑声一片。
有吃羊肉的,来自嵩明正宗山羊汤锅,摆满沿路,它们撑起红红绿绿彩条塑料布,搭成长棚,棚内支数十排矮长桌,桌前置长凳,桌前坐满喝得满脸通红冒汗的汉子,桌上摆热气腾腾几碗羊汤锅,几盅酒,边喝边冲壳子,畅谈生活,畅谈琐事。
当然,也有穿着时兴小伙子,小姑娘,上山凑热闹,赶庙会,“绊婚姻”,盼年底成婚。
也有一些“相好”杂于人群,听花灯,吃羊肉,亲亲密密......后难解难分,下山走人,各自回家。
这一天,一般傍晚,我也和老婆上山,我看热闹,老婆道观上香,帮小孩“绊婚姻”,帮侄儿“绊婚姻”。
逛上一圈,买点吃食,双双下山。我们不过情人节,没这习惯;不兴虚套的生活,依旧充满烟火气,充满期待,充满希望;期待小孩婚姻幸福,希望我们晚年幸福,小孩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