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接到大学创业时一哥们的电话,聊了些现在的工作和近况,发现虽然一年通不了几次电话,但那种熟知的感觉却无任何改变。 我相信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朋友,即使日常交流不多,但遇到突发事件,你会想到他,因为知道他会帮你。
大学期间的第一段创业经历是让我最为记忆犹新的,毕竟是第一次嘛。当时我们团队几个人的父母其实都是挺抵制的,于是很难从家里要的钱,当然更多的还是自己不想低头向家里开口。由于缺乏经验,原本预算12万元,结果花了将近20万元,后来就有了一段团队每天在办公室吃白粥配老干妈的时光,如今想来也颇有一番意味。一起并肩作战过,建立起的信任,远比认识的时间长短更为重要。
身处创业的这个小圈子里,我曾多次听不同的创业者谈到过,自己遇到过窘境,资金链断裂之时,很意外的给予自己支援是萍水相逢的朋友,而不是原本自认为理应会给予帮助的那些人。这一点真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由于身边的人过于了解你的处境很艰辛反而会思考很多帮助的回报,而一些仅停留于朋友圈里的朋友却因为长期的互相观察,而建立出一种巧妙的信任,好比我们总是被身边人否认,而被一些陌生人认可。我们说现在的人越来越作,但当你觉得一个人长期处于作的状态时,其实那他就不是作了,而恰后说明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通过长期观察,偶尔交流碰撞,凝聚出的信任,在我看来也是较为稳固的。
所以难免思考,到底怎样的朋友可以成为知己好友,怎么的友谊才是好的,结合曾看过的一篇文章,相处不累的友谊才是最好的。
科学来说,相处不累也是源于价值观的契合,不因世事变迁而转移。这种牢不可靠的关系,是维持一段友谊的重要纽带。可以在聊天聊到一半时,自然而然地因为要做其他事情而结束对话,下一次聊天,又能毫无芥蒂展开。
这也解释以上举的例子,有些好友是因为曾并肩作战过,而有些则因为长期的默默关注,虽现在的交流次数都并不多,但却会因为彼此一句话说到心坎里,而抱着十万分赞同为彼此鼓掌。
从多年前开始,我们喜欢聊未来,好兄弟一辈子,特别假大空的聊到多个朋友多条路,互相鼓励对方要广泛交友,提升自我,聊到友情之所以长久,还是因为彼此身上符合自己某方面的期许,聊到宇宙诞生之初。总之,我们见面时可以一刻不停地说下去,直到不得不分别时才停下。省去了彼此客套的时间,省去了相互揣测彼此心意的时间,不会因为顾及对方而犹豫该说或者不该说的话。
相处不累,至少说明价值观相似,物质上也不会差得太远。不需要一个人费劲去够着另一个人,另一个也不会因为长时间俯视而脖子酸痛。交朋友无非图个彼此轻松相处自然,如果你与朋友渐行渐远,其实也不必介怀,只是因为你们彼此都成长了,硬撑做朋友,只会越来越累。
不如就让友请停留在最舒服的姿态。相处不累,才是友情最好的状态,而这样的朋友才能称为知己好友。
作者孙凌,多年校园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