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实现
// Target目标角色,该角色定义把其他类转换为何种接口,也就是期望接口,通常情况下是一个接口或一个抽象类,一般不会是实现类。
type Target interface {
Request()
}
// Adaptee源角色,想把谁转换为目标角色,这个“谁”就是源角色,它是已经存在的、运行良好的类或对象。
type Adaptee struct {
}
func (this *Adaptee)SpecificRequest() {
fmt.Println("特殊请求")
}
// Adapter适配器角色,是适配器模式的核心角色,它的职责是通过继承或是类关联的方式把源角色转换为目标角色。
type Adapter struct {
*Adaptee
}
func NewAdapter() *Adapter {
return &Adapter{}
}
func (this *Adapter)request() {
this.SpecificRequest()
}
// 目标角色的实现类。
type ConcreteTarget struct {
}
func NewConcreteTarget() *ConcreteTarget {
return &ConcreteTarget{}
}
func (this *ConcreteTarget)request() {
fmt.Println("普通请求")
}
func TestNewAdapter(t *testing.T) {
target1 := NewConcreteTarget()
target1.request()
target2 := NewAdapter()
target2.request()
}
/*
=== RUN TestNewAdapter
普通请求
特殊请求
--- PASS: TestNewAdapter (0.00s)
PASS
*/
优点
- 可以让任何两个没有关联的类一起运行;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我们访问Target目标角色,但具体实现都委托给了源角色,而这些对高层模块是透明的,也是不需要关心的;
- 提高了类的复用度。源角色在原有的系统中还是可以正常使用,而在目标角色中也可以充当新的演员;
- 灵活性非常好。什么时候不想要适配器了,直接删掉就可以了,基本上就类似一个灵活的构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卸载。
缺点
- 过多使用适配器,会使系统非常零乱;
使用场景
- 有动机地修改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的接口。
注意
- 只有碰到无法改变原有设计和代码的情况下,才考虑适配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