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肯定是个内向的女孩。
因为一个亲戚现在还经常说起,当年奶奶带我去她家,我自始至终拉着奶奶的衣角,不肯离开奶奶一步。
读初中以后,放假去二姑家玩,我拉着风箱二姑做饭,我对二姑讲我学校里的事情。二姑感慨说:俺妮儿可愿意说话了!
由此可见,我小时候肯定内向、话少。
但不知怎么回事儿,长大后,我成了话痨。
不过,我幸亏成了话痨。因为说话,让我排解了很多不好的情绪,也让我疏解了心内的郁结,没让我的情绪崩溃。
那几年,跟朋友们说,在电脑上写,像祥林嫂一样,一遍遍地,把心里的不快拉出来晾晒,直至它风干,缩成很小但坚硬的一小块儿。
那个过程,自己都讨厌,自己也难受。但是如果不这样,我觉得我会崩溃。
认识我的人以为我喜欢写文章、写诗,认为我很浪漫,但其实不是,我是个很现实的人。
我向往美好的爱情,渴望圆满的婚姻,但我心里明白,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所以遇到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不好听的话,我知道我必须接受。暂时接受不了,就忍受,让时间把一切冲淡。
于是自己煎熬,就像火上的一壶水,要么溢出,要么熬干。我选择了熬干,让自己一点点地咽下,可是情绪是清醒的,它最折磨人。
其实你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是生气,是失望,是愤懑,是忍耐?
所以,很多年,一个人在外面一圈圈地走,自言自语地劝自己。什么时候把自己劝通了,什么时候回去。
之所以选择这样,是因为我不能让为我付出那么多的父母,受人议论和指点;是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人,过着比我还压抑和困苦的生活;是因为我明白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顺心。
那些日子,我庆幸我有一个懂事的儿子,也心疼他有这样一个感情细腻却又喜欢克制的妈妈。太多次,是小小的他安慰、开解我,是他给我打电话:出去时间不短了,回来吧!
现在虽说很多事情已经好很多了,但生活总是会有很多新的事情,让人焦急、失落、失望甚至无奈。
所以,我还是选择写文章,尤其是写小说的时候,我不是我自己,我是小说中的人物,或者说清醒的旁观者。这样,我的心就暂时脱离了身处的现实,不良情绪就会被忘记。
我还会唱歌,朗诵,做其他一些能让心情好起来或者转移情绪的事情。
或许是成熟了,我找朋友絮叨的少了,即便说,也是说几句就停了。每个人都活得很累,我现在懂得不应该把不好的情绪传达给别人。
但是,如果朋友够瓷实,还是可以说的。不管她们是安慰、开解还是训斥,都会让你放松的。
但是生活让我明白,有些话,必须说出来,自己压抑着并不好。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内心的想法,你会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释放。但是当面说出来,可能不良情绪就不会积压。
所以,如果对方不是值得你在意或者不得不忍受的人,可以把心里的话当面讲出来。伤害,有时候可以是相互的,只要我们不是先出手的人即可。
朋友们,不管遇到多么不好的事情,都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有些事情,你忍着,要么人家以为你不在意,要么以为你老实,所以往往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让他们知道你的底线也不错,能包容的尽量包容,不能包容的就当面说出来,因为过后的效果会差很多。
如果遇到不得不包容的人和事,就给自己的情绪找个出口,怎么样能排解就怎么样来,快速、及时地释放它。
尽管很多时候,生活让我们感觉自己微如草芥,可是,我们也要向着阳光活着!
作者公号:情感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