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读完《月亮和六便士》,感动了好久。
很明显这又是一本“开头难”的小说,但是熬过前几章无缘由的碎碎念,就马上进入另一番境地。那种对毛姆心中月亮的欣赏、对旁观他人人生却望尘莫及的羡慕,一旦陷入就很难从中清醒。
你可以想象你的身边这样的一个朋友:长相一般,工作一般,朋友不多,说话也不多,放到任何地方都是白开水一样的存在。或许你压根也不用想象,因为事实上,你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当这个人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工作,放弃了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然后人间蒸发,等你再得知他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穷困潦倒,学着画画,说要成为一个画家,你一定以为他疯了。
不过,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人,毛姆浓墨重彩地抒写着的,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它很难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倒更像一个疯子的独白。
而你在读完这一切,在陪伴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之后,你似乎不会厌倦,不会烦躁,因为感动和震撼已经塞满了你的神经。对于我来说,不只是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更多的,是那份“说走就走”的奋不顾身。
最近刚好在跟朋友准备一次旅行,准备了好久。
我似乎总需要计划来做个指导,尽管有时候那计划并不奏效,也只是图个心理安慰罢了。所以我一边羡慕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边又拿不出应有的魄力和勇气。
记得之前读《背包十年》,感觉也是一样的。我跟着小鹏背着背包走遍世界,随便就走到世界的某个角落,随着文字观望陌生的城市、人群、街道、海滩。
我记得他写“人生不止房子车子,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换个蛋疼又假装一本正经的说法便是“青春有诗和远方”。我也希望过,有一天能放下这些所谓的物质,去体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我。
但是毕竟,羡慕,比做决定容易得多。
根据那些浪漫又文艺的人生指南里给出的指示,人生需要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很多人都会这样以为,但当你真正把一段段日子拼凑成回忆的模样,你会发现那些好像并没有很多的戏份。
大多数的我们,拿不出像样的底牌,装不满身上的行囊,手里只有一本写满人生规划的日历。那些梦想,那些志向,都像宋冬野《安河桥》里唱的一样被勉为其难代替了。于是我们朝九晚五,两点一线,过着简单又平静的生活,数着重复又孤独的日子,然后花着剩下的力气,羡慕别人的追求和信仰。
一直到现在,恐怕我也没做过什么能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决定,尽管有些曾经违背了某些人的意志和心思,但归根结底,我还是平稳地待在按部就班的状态。
我从不认为我在哪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也不觉得我现在做的是否在为我心里的那个地方铺路。或者说白了,现在的我,正是做决定之前,思特里克兰德的模样。
我不确定如果让我在被琐事捆绑的人生和被梦想吞噬的人生里我到底会怎么选,虽然这么说起来,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后者,但是真正能抛下一切,最大可能地做出减法,然后奋不顾身地成为一名疯子,我想还真不会有几个。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我难以想象他在逃离之前的夜晚以及孤独的晚年里,表面的平静背后会有怎样的惊涛骇浪,我只能把我能形容出的最好的敬畏,送给传说中的伟大胜利。
然后,一切照旧。
这应该才是最真实的模样,那种与羡慕不相匹配的望尘莫及,支撑着我们自始至终地为生活稳定输出。或许也正因为缺乏奋不顾身的勇气,才让我们有足够的时日,去分辨平凡和平庸的区别。
羡慕很容易,平庸更容易,难的是拿出改变的勇气,是平凡里秉持保持鲜活的信念。“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总有它存在的意义。
满地都是六便士,如果你只看到月亮,会被嘲笑为傻子;而如果你只顾着捡钱,又一定是庸人。除非你是天才,不然这个世界可不会需要那么多的疯子傻子,它需要简单又不机械的人来发动马达。
爱情可以奋不顾身,旅行也可以说走就走,但人生总需要慢慢经营。在“说走就走”之前,请先拿出奋不顾身的勇气,如果不能,还是一边欣赏毛爷爷的头像一边欣赏月亮吧。毕竟除了勇气,还有耐性和坚守值得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