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情是全家上下都关心的事情就是家里有一个适龄未婚单身,如果没有对象那简直成为家里围攻的对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婚恋公司,在网上开展婚恋服务成为主流服务方式。
各个公司的婚恋平台,优质的异性非常多,这个肯定也是从现在国内的单身人士数量偏多所影响,池子大了,水自然就会多。但是经过观察就发现,其实不管是上面的人员优质与否。会有一个现象就是,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在从第一次打招呼到进入深入交流的这个过程被拉长了,怎么解释呢?
就是婚恋网站,走的是平台机制,对接两个C端,双方在交流中深入沟通的机会被这个平台的一些运营机制给冲淡了。是什么原因呢?平台采取的是收费制,最基本的收费就是开通会员,就可以解锁无限制的交流机会,可以看到谁看自己等等。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心理学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问题不知道平台方有没有考虑过。
如果平台只是为了赚钱,无限的扩大两边的C端的用户量,来标榜自己是最大婚恋网平台,还是帮助更多的适龄单身人士找到另一半,如果是前者那无可厚非。
这个心理学现象其实在生活、工作中经常能碰见,当我们一个人遇到或者面临大量的选择的时候,这本应该是好事,多方面选择多一条路子,但在选择者眼里,在他们的脑海中,选择的“多方面”搅得他们心神不宁,无所适从, 这和现在当下的信息爆炸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信息冲击如出一辙,人们会更焦虑和无法适从,结果,“多方案”偏偏成了“无方案”,什么方案也确定选择不下来,得到的只是心理上的困惑、成为愿望的阻抗。人生在世,经常要面临各类选择。选择无非有两种:二者择一,或多者择一。二者择一,当然也有难度,但难度不大;而在“多者择一”的决策中,随着选择对象的增多,选择余地的增大,选择难度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也在增多和加大,最后使当事者陷入迷茫。回到这个平台上就是,一个人以前找一个对象特别难,现在一下子面对如此多的异性。就会有一种挑花眼的感觉,这个聊几句没劲,下一个,这个还是不行,再下一个,总是再肤浅的沟通,我们面临大量的选择时,最后变成了,无从选择,一直认为还有下一个。
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个现象的叫做“三棱镜效应”导致“决策瘫痪”
时下不少青年人喜欢配戴大框眼镜。对此,医学专家提出了警告。因为我国成人正常的双眼瞳孔距离约在58至62毫米之间,不适度的大框架眼镜,其光学中心距离必然大于戴镜者的瞳距,致使视轴只能通过逐渐厚的镜片边缘部分,引起"三棱镜效应"。戴镜者为努力看清目标,只能大大增加眼睛调节机能的负担,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视力疲劳,产生头晕眼花、头痛、眼痛与不能久视等症状。三棱镜效应也存在于选择中,时间长了,人会出现决策瘫痪的情况。
想想我们父母那一代,没有互联网,从认识-了解-深入了解-结婚一气呵成,反而我们这一代有了互联网,却让我们单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