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妈妈经常会说“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朋友聊到情感问题时也会说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早年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将安全需要列为人的基本需要。
安全感如此重要,但怎样才能获得安全感,似乎很多人都不太明了。
从心理学角度,内心持久稳定的安全感来自于幼年时期建立的依恋感。
依恋是婴儿和抚养者(一般为母亲)在日常的感情交流中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
一般在婴儿6个月的时候出现分离焦虑,依恋也伴随产生。
整个婴儿期(3岁前)是情感培养的关键期,依恋感也主要在这个时期形成。
心理学上,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最理想的依恋。这类孩子与母亲相处轻松愉悦,知道在自己需要时母亲会及时给予陪伴和安慰,能放心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与他人也能轻松快乐地交往。
反抗型依恋又称作矛盾型依恋或焦虑型依恋,这类孩子内心渴望但行为上抗拒与母亲建立亲密关系,对母亲的情感比较焦虑和复杂。
对于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母亲的陪伴不那么重要,他们对母亲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会避免从母亲身上寻求安慰,并预期母亲会拒绝安慰。
反抗型和回避型依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这两类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他人,不愿轻易表现自己。
幼年时期的依恋模式可以作为日后人际关系的雏形,不管是成年后的婚姻家庭生活还是跟朋友同事的交往,都会受到早年依恋模式的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依恋对情绪调节也有影响。相比于两种不安全依恋,具有安全依恋感的人能更好的处理情绪问题,进而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进一步讲,安全感源于幼年期建立的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很重要,那给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会很难吗?
答案“否”,其实就是用行动回答“谁怎么陪伴孩子”的问题。父母只需要做好两件事,一件回答“谁陪伴”,一件回答“怎么陪伴”。
首先在依恋建立的关键期,不要更换抚养人。
依恋的形成,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一般为母亲)。熟悉会带来安全感,缺少一对一稳定的抚养,孩子就很容易焦躁,对他人保持警觉。
但很多母亲出于经济因素考虑会选择工作,将还在婴儿期(3岁前)的孩子交由老人或育儿嫂抚养,特别是与母亲长期分离的抚养。
看似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没有耽误工作,但对孩子来说会造成巨大的情感缺失,对母亲来说则是放弃了宝贵的对孩子教养的心理资本(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
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可逆,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不容反悔。亲自陪伴是对孩子最负责的行为,也只有亲自陪伴才是 “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此外,父母要切忌情绪式陪伴和不专注的陪伴。即不只要身体陪伴,心也要好好陪伴。
孩子难免会有不听话令母亲烦躁的时候。比如哄一两个小时都哭闹,妈妈忍耐到极限,可能就会关上门让孩子自己哭,或者大声吼孩子…这一刻发生之前要想到,怒气一旦向孩子发泄出来,给他们带来的“妈妈要离开我”或“妈妈不爱我了”的恐惧感会形成情绪记忆,这类记忆场景多了之后,就会将“妈妈不爱我会离开我”的情感认知烙印在心里,损害原本可以变得更好的依恋感。
再试想一下,如果跟一个朋友谈事情,对方一会回消息、一会打电话,我们就会变得烦躁。同样,如果母亲在照顾孩子时,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心不在焉、焦虑烦躁,甚至突然消失,孩子同样也会因妈妈不稳定的状态而变得焦躁。所以在陪伴孩子时,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只有投入式陪伴才会让孩子处在一个安心的状态,才会建立起真切的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的建立,来自于抚养人日常的点点滴滴,没有捷径,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用金钱换来。作为孩子最主要的抚养人——母亲,就需要有舍己的投入,不是要证明自己多伟大,也不是要求孩子日后的回报,而是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亲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