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在孩子身上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的依恋。婴儿的依恋是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应,喜欢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他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作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能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以上四个阶段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一般两岁到三岁之间,慢慢就可以进入第四阶段了。有些孩子可能迟迟无法进入第四阶段,是因为早期依恋关系的浓度欠缺。所以,通常在婴儿出生后到一岁之前,强调母亲尽可能无时无刻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和母亲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那换做其他主要抚养人也是可以的,前提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早期社会性依恋对于婴儿日后人格特征具有重大的影响,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因此,应该看到的是,不同的孩子,可能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大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即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景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少数婴儿属于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而反抗型依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这类型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不难看出,依恋一定是在婴儿与(主要抚养人)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那么,妈妈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1,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应答和反馈;
2,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求;
3,通过亲子游戏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因此,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是他(她)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孩子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