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哈里窗”带给我们的2点人际沟通要点

# 日更Day 20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提出了一个“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现在也被称为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将人的内心世界比做一个窗子,窗子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Open)、盲目区(Blind)、隐秘区(Private)和未知区(Potential)。

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认为在人际沟通中,如果沟通双方是在开放区,那么沟通一般比较顺畅;如果是在盲目区和隐秘区,那就容易大大增加沟通成本,甚至引起各种误解。

扩大开放区  让沟通更顺畅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我们应该努力扩大每次沟通的开放区,沟通的要点就是告知和探询。

这两个要点分别针对乔哈里窗的不同情况,告知就是针对别人不知道而你知道的隐秘区。有时候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比如自卑和怯懦,很多人是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的。但有时候如果别人不知道你的担忧,就很难顾及到你的情绪,因此就很可能做了让你不开心和不满意的事情还不自知。所以,在人际沟通的时候,适当透漏和告知对沟通有利的“秘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探询自然就是针对别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盲目区而言的。探询的重点在于创造一个“提问+回答”的沟通反馈氛围,技巧就是提问。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答案。通过开放式问题让谈话继续,通过封闭式问题对你的盲目区进行确认。

乔哈里窗是个普遍性的现象,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理解沟通误差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应该如果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沟通的误差问题。

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和父母的沟通。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矛盾大部分都是因为隐秘区造成的。父母所知所想的我们几乎都知道,而我们知道的、心里所想的,有很多父母是不知道的,因此我们不能单单把此归咎为父母的“无知”。它确实是个代沟问题,但并不是没有解决之道,及时、准确、恰当的告知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甚至是尝试过,恐怕是没有理由抱怨和他们之间沟通误解的。

以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未二、辨隨應(分二科)申一、應策發(分二科)酉一、作意策發 【若於其眼所識色中、應策眼根,及於其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
    德虔阅读 3,596评论 0 1
  • 雙天海鮮樓 雙天海鮮樓坐落在 SEDCO 廣場內,是亞庇最老的海鮮酒家之一,1983 年成立至今已經有 31 年曆...
    Victor_e611阅读 1,287评论 0 0
  • 还没从宋仲基"老公"中枪的心痛中走出来,后脚朱朱就在微博上@我说,慢慢你完了!微博上面总结了几类女孩子找不到男朋友...
    慢慢龟阅读 4,2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