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饺子

逢年过节餐桌上上桌率最高的是什么?如果问一个外国人,中国的饮食,你知道最多的是哪个?相信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90%以上的人都会说是饺子。对,没错,就是饺子,中国人对饺子情有独钟,逢年过节要吃饺子,给出远门的人饯行也要吃饺子,这叫做上车饺子下车面。饺子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离不开的主食之一,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说起饺子,脑中浮现的总是儿时带着年味的回忆。在我记忆中,能吃到饺子是过年才有的事,因为我们是少数民族,不会包饺子,几乎也不吃面食,平时想吃馒头也是用米和邻居家换着吃点,所以只有在过年,我们这个七口之家才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白菜肉馅大水饺。也正因为此,到了自己长大,出门在外求学工作,能吃面食就不吃米饭,看到诱人的大白面馒头嘴里就反射出甜甜的麦香味儿。

小时候,物质供应不如现今这么丰富,吃粮吃菜都是要按人口按月定量供应的。我们是少数民族,每月供应的面很少,特别是白面就更少了。妈妈就把平日攒下的白面用在过年包饺子上,但一大家子人要吃顿年夜饺子,却是一个大工程。从年三十下午三点就得开始准备。姐妹几个人都有分工,大姐洗菜,我剁馅儿,二姐和面擀皮,然后我们一起包,小一点的妹妹就负责摆饺子,查数。剁馅儿是个力气活,叮叮当当要一个多个小时,往往剁完馅儿,手腕也累得酸痛。和面的人,要活一大盆面,差不多有四斤面?不知道,反正一大面盆,和完面的手也已经很酸了,总要多甩甩几下,才能缓过劲儿来。接下来便是要包几百个饺子啦。擀皮儿的人最辛苦,手腕手掌擀皮擀得生疼,到最后手掌也不敢碰,连续几天才能不疼,这擀皮的事,我们小的时候是爸爸做得多,平日不苟言笑的爸爸,只有这时才能和我们多说几句话,讲讲他在部队包饺子的趣事儿,还教我们怎么和面,怎么揪剂子,怎么擀皮。想想有很多的东西,像餐桌礼仪等都是爸爸那时训诫出来的。后来是二姐擀饺子皮儿,二姐可以双手擀皮,而且擀出来的皮儿中间厚两头薄,这样的皮儿包的时候两头一拉,中间就薄些了,而且馅儿装的也多,煮了也不易破。二姐是我家干活干得最多,干得也最好的人,所以也是最挨累的人。妈妈忙不过来的活,都是二姐去帮忙。我们俩差两岁,在一起玩的比较多,但那时打架也打得多,都是我有时坏,欺负她,即使这样,我心里最亲的还是二姐。那时的我真能吃啊!一个人就能吃三十粒儿饺子,五个孩子,三个大人,再加上临时来的亲戚。几百个饺子吃完也不剩下多少了。为什么吃那么多饺子,总结了一下就是那时候肚子里油水太少,吃肉太少,又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一过年吃肉吃得太香了,就馋了,吃得也就多了。吃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刻了,看着端上桌来的饺子,就一直咽口水。上了桌,就吃得欢,再加上包的时候会加上糖块,钱币什么的,为了找到福气,不知不觉就撑得直打饱嗝。小时候真的就盼着过年,吃饺子包饺子。

直到今天,一提起过年,眼前就会出现姐妹几个小的时候和爸爸一起包饺子的情形,那时的爸爸感觉和平时真的不一样,有想亲近他、靠近他的愿望。年味儿,始终是和小时候包的饺子,吃的饺子分不开的。

说到这儿,突然又想念过世多年的爸爸了,愿爸爸在天国一切安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有半个多月又要过年了,我和夫说,咱们包点饺子吧。 包饺子是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啊! 奶奶是东北人,擅长包饺...
    非常千阅读 5,272评论 24 39
  • 猪肉、牛肉、羊肉、鸡蛋、酸菜、韭菜、荠菜、卷心菜、青菜、玉米、胡萝卜... 各式各样的肉蛋菜蔬相互搭配调味,被一张...
    嫌疑人X的反思阅读 4,668评论 17 20
  • 2019年元月8日星期二天多云 现在过年越来越没什么年味了,为什么呢?其一,物质条件跟以前的年代比,真是一个天上一...
    蓝色老虎3阅读 4,379评论 5 37
  • 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家乡的年总是那么热闹。家乡人喜欢热闹,在过年的时候,大街小巷,家里家外甚至是犄角旮旯都装扮的非常...
    大松饼阅读 4,048评论 0 8
  • “红烧扁鱼,年年有余;四喜烤麸,喜庆临门;手工蛋饺,招财进宝;糖心年糕,岁岁高升;吃个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
    时一呀阅读 3,851评论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