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几个作家,能让我喜欢到买回他所有的书,看看书架,目前也就只有东野圭吾,卡尔维诺,张爱玲,三毛,李娟,金庸,以及英国作家彼得·梅尔这几个人的书我是全套购买。其中尤以彼得梅尔的系列书籍,最让我在阅读时能感觉到轻松和愉快。他的书一直荣登英、美、日等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并被《泰晤士报》、《每日快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强力推荐,也获得过英国书卷奖“年度最佳作者”奖。抛开这一切光环,我们只需要关注他笔下的文字,文字里的普罗旺斯,就会知道,这些荣誉,完全适得其所。我庆幸我从茫茫书海中发现了他的书,并且钟爱如生命。
事实上,他的书不是心灵鸡汤,不是科学哲理,不是历史学说,也不是人生顿悟,只是一系列的旅游散文和生活散文,从《重返普罗旺斯》、《永远的普罗旺斯》,到《普罗旺斯·山居岁月》、《一只狗的生活意见》等,都是他和妻子两人,以及他们的两条狗在法国普罗旺斯的所见所闻所感。除此之外,他还著有两部小说,《追踪塞尚》和《茴香酒店》。
好多好友让我给他(她)推荐书籍,我基本上都强力推荐过普罗旺斯系列,但看完能和我保持一致观感的人并不多,甚至于有人看不下去,觉得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无法感同身受。的确,虽然同属乡下,但普罗旺斯的乡下和山居,与中国的乡下和山居,有着天壤之别。
从他的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国文化,有关饮食、有关红酒、有关品味,以及普罗旺斯人特有的生活习俗,我看过很多法国电影,完全可以想象得来作者所描述的普罗旺斯人嘀嘀咕咕的说话方式和表情神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这必须归功于作者诙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他的细心和观察入微。
法国美食闻名于全世界,著名的米其林星级餐厅评级就是由来于法国。紫色的薰衣草、贵重的松露、大片的葡萄种植、纯粹的鲜榨橄榄油、以及会找松露的动物,这都是普罗旺斯地区特有的符号代表,作者身为一个外国人,能懂得欣赏,完全融入,并且深谙其道,这没有潜心的生活过,是无法感受到的。一般旅游的人,接触的只是皮毛,最终都是走马观花不甚了了,而彼得·梅尔和妻子不仅仅是走过、路过,而是真真实实的生活过,并一直定居在那里,他们放下故土的一切来到普罗旺斯,不仅仅是飞越英吉利海峡那么简单,地域、气候、语言、文化等的差异是巨大的,但他们不仅克服,并且深深喜爱和迅速融入,同时将他们的经历和所感写成书,又吸引了一批外国人前往,但是能满心欢喜愿意留下的人并不多,认同并不等于自己也能真心喜欢完全适应。
再看看法国的建筑,古堡、几百年历史的石头房子,这些都远远胜过现代化的高级别墅,当凌冽的西北风刮起的时候,几乎冰冷的横扫一切,但这些坚实的石头房子,永远散发着厚重的温暖,坚而不摧,屹立不倒。回忆一下《这个杀手不太冷》、《午夜巴黎》等优秀的电影吧,巴黎作为首都,并不像中国的各大都市一样高楼林立,古建筑挤压所剩无几,巴黎基本上都是成片的低矮楼房、历史的遗迹和高大的树木,这些都没有让发展二字抹去。我们为什么会不羡慕呢?为什么不推崇呢?在他的笔下所展示的这一切,真的是让我由衷的向往。
看他的书,总是会让我感觉到放松,内心里充满自由的因子,人的一生很短暂,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这些书里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