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跨越千年,这句话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他设定的目标高低。若标准定得高远,即使未能完全实现,也能取得不俗的结果;倘若一开始就甘于平庸,结果很可能等而下之。
历史上凡成大事者,无不志存高远。秦始皇立志统一六国,虽秦朝二世而亡,却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大一统格局;玄奘法师立志西行取经,历经千难万险,终成一代高僧,推动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他们皆因立下宏大志向,方能成就非凡事业。
学习也一样,一个以满分要求自己的学生,即使偶尔失误,成绩也定然不错;一个只求及格的学生,稍有不慎便可能不及格。在职场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员工,往往进步神速;而只求完成任务的员工,则很难让人满意。
立高标准的意义,不仅在于取得更好的成果,更在于这个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当我们朝着最高标准努力时,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局限,拓展能力边界。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往往比最终的结果更为珍贵。
当然,取法于上并非意味着好高骛远。它要求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目标,也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行的小目标,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才能到达终点。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唯有立大志、求上品,方能不断超越自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当我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时,生命便会展现出美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