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因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方法论追不上时代的变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假如你想要有所成就,你就要积极地去研究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认清时代所处方位,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下面就探讨几种思维:
1—“岳母”思维
岳母思维,也叫丈母娘思维。众所周知挑女婿有三大硬指标—实力,能力和财力,只有三力都出众的女婿,丈母娘才能放心把女儿交给你是不。其实,这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来源于一篇学者的文章,有个典型的表现,艳阳高照,在海边玩的时候,给宝宝搽了点儿童防晒霜,岳母说防晒对身体不好;宝宝跑步玩耍,岳母说别跑摔着了;一起出去旅游,整理好行装,岳母说外边阴天还去不去?结果是,孩子该做的都做了,该去的都去了。但岳母还是要说。“岳母思维”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看当时我说对了吧”的旁观者心态,这种思维习惯使得“做什么事情都不简单”。
因此我们要反对岳母思维,要形成理性的思维。通过思考,探索客观规律,使理性思维得到升华。思想是思考的产物,思考的过程也是理性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2——极端思维
非此即彼,又称为黑白分明、极端化或对立分割性思维。指个体用简单的二分法看待事物,习惯于对事物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是或非、对或错、好或坏)。是一种对事物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盘否定的思维方式。《乌合之众》这本书中勒庞提到过的一个观点,每个人在成为独立个体时都具有正向的思维,但是一旦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这个群体越庞大就越容易产生群体无意识理念。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这种极端思维,不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要么极端A,要么极端-A,没有中间状态,包括改变自己,这样的人生课题,很多人也会出现极端思维方式,他们要么认为自己的改变应该瞬间发生,一旦没能瞬间发生,就会认为这种改变将会遥遥无期,甚至永远都无法实现,
也就是说,在极端思维的人看来,如果没能瞬间改变,那就等于永远也无法改变。很多人对待爱情也是如此,你要么就不顾一切的爱我,要么咱俩连话都别说,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简单粗暴,用在与人相处上会给别人造成困惑,用在自己身上,会让自己歇斯底里,这么说并不过分,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极端,这个世界是连续的,是有一系列因果链条的,有新的诞生,发展,有旧的消亡,结束,每一个变化都是连续的,没有极端。
我们要反对这种极端思维,要用系统思维的方式看待一切。因为系统思维更加关注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去解决问题,而全局观则注重整体的局势,以大局为重,必要时可以放弃部分。培养自觉跳出自我视角经验主义的思考方式,培养自己的“上帝视角”洞察事物,从全局出发,系统化解决问题,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3——管制思维
什么是管制思维。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人们总觉得靠管就能把孩子管好,不管孩子就不会发展好。学了半天不打不骂管孩子。这是就是管制思维,像一个大人管理孩子!孩子的天性在于活力,你要给他找一个喜欢的事情做,而不是规定: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喊、不能吃、不能坐着、不能打游戏。那么,请问它能干什么那?
我们反对的是管制思维,倡导引导性思维,其本质上就是“疏”与“堵”相结合,标本兼治。同样的用一个故事:范痤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大臣,曾经担任相国,在他领导下,魏国成为了合纵国的领袖。有一次,赵国当权者与范痤有矛盾,于是派人对魏王说,
为我杀了范痤,赵国愿意献出七十里土地。鬼迷心窍的魏王居然同意了,而且派官吏去逮捕范痤,包围了他的家但还没有杀他。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范痤情急之下爬上了屋顶,骑在屋脊上,对追捕的来人说,与其用死范痤去作交易,不如用活范痤去作交易。如果把我范痤杀死了,赵国却不给大王土地,那么大王怎么办呢?所以不如与赵国先把割让的土地划定了,然后再杀我。来人于是上报魏王,魏王同意了。
这些思维方式的转变,价值观念的转换,决定或影响着一个模式的选择和道路的走向。当下我们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过程中,需要思维方式转换,但这种转换绝不是中西方本源性思维方式的简单置换,而是要实现思维方式融合后的升华。在综合性思维方式下,自己的模式应该具有自己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