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自今日始开启女儿家与学校奔波来回之旅。早上六点半出发,八点前到校,下午四点出发,五点半到家。有点辛苦,但尝试一下不一样的生活也很好,不想再每天下课后便直接走回到住家,开始蜗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不想出国的日子与在国内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的生活。
路上的时间很长,还要倒一趟车,但因为对这边的路况尚不熟悉,很怕坐错车或是坐过站,便一路都在时不时地关注着谷歌地图的导航,这使我暂时无法真正利用路上的时间。偶尔也听听英语,只是有时信号不佳,有时听几句就要关注地图,收获也不大,干脆放弃,看看路边的风景。来往次数已不算少,一路上除了有个私人停机坪总能引发我的关注,感慨一下有钱人的奢华生活外,其他的风景也都千篇一律了。别墅很好看,但看多了也会无感,青草很美丽,但到处一片绿便不再觉得养眼,这便是一种审美疲劳吧。我承认这里很宜居,但我还是喜欢变幻的风景。
地上的风景没有什么,那就看看天上的风景吧,今晨天边有一道道红色的云彩,有点类似晚霞,但依稀记得早上出现这样的云彩是要变天的征兆,但愿不会吧,否则在路上便成为一种折磨了。这几天总是阴云密布,偶尔会有蓝天,但持续时间均不长,还好几次下雨多在夜间,未曾受淋,希望之后几天也能如此,否则,这周末的出行可能会受到影响了。
于是转而观察上上下下的人们,坐过几次车,发现了一个Haileybury的学生,会在我上车后几分钟上车,同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学校。我只不过这样走一两周的时间,她却需天天如此,也着实够辛苦了。不过也好,忽然觉得有了一个同伴,虽然从未有过交流,但不再怕会坐错车了。其他上车下车的人们都是一面之交,大家都会在下车时大声对司机说一声“Thank you”,算得是这里的一个习俗,我也学会了,只是总觉得话音不标准,还是完全没有自信的缘故吧。来这里最大的遗憾,恰恰是别人最羡慕我的一点,就是我的住家是中国人,我原本想要借助一个地道的英文环境使自己克服英语学习的瓶颈的,谁知竟不能够有这机会。于是每次坐公交,我都会留意听身边的人们说话,锻炼自己的听力,但很多时候依然听不懂,挫败!
今天下午候车,遇到一位同样在候车的残疾人,友好地与我打招呼,心里忽然觉得温暖,与学校老师间的简单交流往往只是出于礼貌,而遇到的其他人就少有如此友好的了。我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说不用,我正琢磨他怎么才能上得了车时,公交过来了,司机看到坐在轮椅上的他,便离开了座位,取了一个金属钩子,将上车的踏板翻转下来,原来便是一个无障碍通道。不知国内的公交是否也是同样的装置。我帮他把轮椅推上车,他握了握我的手表示感谢。这时我等的公交也到了,我匆忙上车,觉得这一天埋头于电脑的辛苦忽然烟消云散了。
今日工作:向学校上交了一份新闻报道稿件及照片,继续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完成自己的写作,间歇性学学英语。每天有一点收获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