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微课|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本文根据每周微课·第65期微课内容整理,文章内容有删减,你可以在每周微课公众号,点击”往期笔记“听完整版录音。

原爱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毫无保留的,其实是父母的爱,我们心理学上把这种爱叫做原爱。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孩子对我们也是原爱。孩子的原爱是什么呢?它是无条件满足我们的期望,特别想达到妈妈对她的一些期望。这种爱就是孩子对我们的原爱。

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孩子,孩子却接收不到呢?

因为我们传递爱的方式出了问题。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帮助孩子从这个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帮助她?

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去约束和纠正行为,这就叫教育。孩子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感受

行为背后隐藏着感受和需求

感受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

否认感受会令人感到愤怒和困惑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去认同孩子的感受呢?

其实不是的,孩子们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接纳,了解她的感受。

如果我接纳了孩子所有的感受是不是就意味着她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呢?

我们渐渐地就会发现,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的时候才会变成溺爱,你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你允许他做那些不能做的事儿;并不意味着你允许她做她的行为。

当孩子表达她强烈感受的时候,父母一些冷淡的反应可能会激怒孩子。

孩子会反感她自己的话被完全的重复。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有的时候她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只要陪在她的身边就足够了。

我们接纳孩子并不是只是语言上的接纳。我们要有真的去接纳她的这种态度。

孩子说一些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的时候,父母不要去重复孩子的这个负面评价。

大家就会发现如何说是沟通的方式,其实它是一个高情商的表现,所以我们学了这门语言,除了为我们自己,其实也让孩子学会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也让孩子成为了一个高情商的人。

每周微课(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每周微课”)是中国首个专业的妈妈微课学习平台,每周邀请一位知名的育儿专家,通过语音的形式,为妈妈们培养孩子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

注:本文为每周微课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老师所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