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老妈打来电话,说:“儿子,医院联系好了。大夫让我和你爸周六做核酸检测,下周一住院,周三做手术,术后四天出院。”
“还有个事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说我是换个国产晶体还是进口晶体啊?”老妈小心的问我。
原来,老妈因糖尿病并发了白内障,需要换人工晶体。而国产的人工晶体价格通常是比较便宜的,一般在3000元以内,手术以后虽然视力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恢复,但是视觉质量会有差别。进口人工晶体的工艺是好,价格比较贵,至少要几千元以上,如果是多焦点或者可调节性的人工晶体价格会更贵,甚至要几万块钱。
我说:“老妈,别犹豫,选择进口的吧,毕竟进口的晶体切口小....”
还没等我说完,老妈就打断了“你跟你爸一样不会过日子,进口的得1万多,医保才能报销800。你说你爸也是,也不跟我商量一下,直接就跟大夫说用进口的...”
老爸突然接过电话,委屈地跟我诉苦,“我就想着你妈跟我一辈子太不容易了,现在条件好了,咱不差那几个钱。结果她不同意,还跟我发了好几天脾气,非要为了省钱用国产的,你给评评理,我该怎么办?天天说我不会过日子!”
“本来就是啊,咱又不是有钱人家,就得会过日子,不该花的一分钱不能乱花,能省点就省点,我一辈子就是这样过来的....”老妈在电话那边不依不饶的数落着老爸,说着她的“日子经”......
确实如老妈所说,她这一辈子都是在精打细算的过着。小时候家里穷,老爸一个人上班,老妈除了下地干活,平时还干着裁缝的活,挣点钱贴补家用,那真是能省则省,逢年过节才会去赶个集,改善改善伙食。
为了让我和弟弟不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老妈咬着牙把家里的老房子卖了,托关系办了个城市户口,带着我和弟弟到城里上学。
一进城日子更是捉襟见肘,老爸工资不高,老妈又没有工作,只能靠着那裁缝手艺挣点钱,供着我和弟弟上学。其实,在进城之前,妈妈就已经得了糖尿病,又加上城里的生活压力大,每天妈妈都是在不要命的干活。
在我的印象里,老妈虽然是裁缝,但至少有10年时间没有给自己买过新衣服。她总是说,我的衣服又不破不坏的,买新衣服多浪费啊。
多年的操劳,让老妈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记得我参加高考那年,老妈上个四楼都得歇好几次,说自己喘不上气来。劝她去医院检查,她总说没事,就是累的,歇歇就好了,花那个冤枉钱干啥。
那年被军校录取后,压在老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绷着的那根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了,但是病情却越来越重。那一年,老妈终于答应去医院检查。大夫说,心脏状况不太好,得多休息,不能干重活了。
老妈却不以为然,“老大考上了军校,我放心了。老二马上就要高考了,我还得加把劲,多挣点少花点,咱一家子都得会过日子!”
军校毕业后的第二年,老爸打电话说,“你妈住院了,大夫说心脏需要做3个支架,回来一趟吧!”
急急忙忙回到家的时候,大夫把我和老爸叫进了办公室,指着电脑屏幕说,“你们看看这是检查结果,这三个点已经堵了90%了,必须马上做手术。而且你们赶紧定一下,是选国产支架还是进口支架!”
我和老爸选择了进口支架,而老妈坚定的说:“必须用国产的,不然就不做了。再说,进口和国产没啥区别,老大眼瞅着该买房子结婚了,老二工作还没着落,得省着点。你们爷俩就是不会过日子!”
拗不过老妈,最终选择了国产支架,我清楚的记得,在手术室外等着的时候,老爸流着眼泪,狠狠的扇了自己几个耳光.......
国产与进口之争已经成为我们一家三个男人心中永远的心结,成为对老妈永远的亏欠,所以这一次指眼病,我们没有遂了老妈的“意愿”,毫不犹豫、不许辩驳地选择了进口晶体。
老妈节俭了一辈子,苦了自己一辈子。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妈“会过日子”的习惯依然没改。孩子们给的零花钱从来舍不得花;儿媳妇们每次给她买新衣服,都少不了“要会过日子”的“唠叨”;每次打电话嘱咐她别舍不得花钱,她总是用“学会过日子”来搪塞我们......
老妈“会过日子”的习惯也许永远改不了了,也许永远会买最便宜的水果,挑最便宜的衣服,选最便宜的东西,但是我也会用“老妈,您现在不用会过日子了”这句话,不厌其烦的在她老人家耳边“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