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阅读笔记
二、听课感受
四个收获
1.分享一本书的结构/思路
一、检视阅读(粗读)得到了什么
- 收获
- 初判
- 疑问
二、分析阅读后回答主动阅读的前两个问题
- 整体讲了什么?
- 如何从主题展开的
- 细节说了什么
三、哪些部分我认同,哪些我不认同?
- 谋篇布局
- 技术细节
- 具体论点
四、本书/本章节和我的关系?
2.英雄之旅理论是讲故事的好方法
Joseph Campbell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中文译名:千面英雄)书中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英雄之旅理论”(Hero's Journey)。他实际上是将自古以来的叙事手法进行了总结,进行了命名、组织、规范化、结构化,从而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而且这个理论是不受地域性限制的,它可以用来解释流传在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民间笑话、甚至正统文学作品。
英雄之旅的12个组成部分:
1.普通的世界(Ordinary World)
2,冒险的召唤(Call to Adventure)
3.对冒险的拒绝,或者说是抵触(Refusal of the Call)
4.与智者的相遇(Meeting with the Mentor)
5.穿越第一个极限(Crossing the First Threshold)
6.测试、盟友、敌人(Tests,Allies,Enemies)
7.接近深层的洞穴(Approach to the Inmost Cave)
8.严峻的考验(Ordeal)
9.得到嘉奖(Reward)
10.回去的路(The Road Back)
11.复活(Resurrection)
12.满载而归(Return with the Elixir)
3.融会贯通理论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可以解决很多其他问题(例如早起等)
理论性问题(认识事物的角度):
某件事存在吗?
是什么样的事?
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
为什么会有这件事存在?
目的是什么?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特性及特征是什么?
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
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实用性问题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
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以什么顺序?
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4.看到两个相关的词汇便联想到四象限结构
这里,整体性和复杂性便可以构成一个四象限的结构,既整体又复杂,不整体但复杂(如论说性的书),整体但不复杂(如小说),既不整体也不复杂,有助于我们将书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程度的整体性和复杂度进行不同侧重点和不同方法地阅读。
三个感受
1.对于一本书,要学会批判地阅读
虽然《如何阅读一本书》是阅读界的圣经,但是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也没有必要将其奉为圭臬。作为实践指导类的书,很多步骤是作者自己实践后获取的经验成果,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方法,可以先采用作者的方法进行实践,如果有觉得不适应自己的地方完全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另外,没有完美的作品,一本书总是有其作者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不能一股脑儿地完全吸收作者的观点而不加自己的思考。
2.读书之前要谨慎上豆瓣
在看电影和读书之前,很多人都有上豆瓣看一看评分以及别人的观看感受的习惯。但是这样很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因此未来要学会谨慎使用。
3.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第一遍读这本书,是云里雾里的感觉,第二遍读,开始大致清楚了。而听永澄的讲解,便产生了一种自己到底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的怀疑。我想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一是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不够主动,没有带着问题去阅读。二是自己阅读的遍数还不够。当然也不能盲目地追求阅读的遍数,高效、问题导向的阅读才是最重要的,不然读再多的遍数也是无用功。
两个改变
1.对于四个规则顺序的理解
对于分析阅读的前四个规则:分类、整体性、复杂性、问题,似乎换成四、三、二的顺序会更好,也就是问题导向、复杂性、整体性的顺序。这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没有想到的,也许通过后面的实践,对于这个顺序的问题会理解得更深一点吧。
2.说得清楚才表示你搞懂了!
一个行动
重听课程录音;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分析阅读的前四个规则,带着问题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