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己正在潜心攻读《中国人史纲》这部书。早就久仰这部书的大名了却一直无法攻读,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才读了没多久,我却没读到一点关于历史性的东西,都让我感到疑惑:讲史的书怎么读了这么多并没有讲史,哪怕是来个总概述也行啊。继续往后读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那时你心中的那些疑惑便会烟消云散,并且会发现柏杨真的非常精明,非常的有逻辑。
这本书的开头,柏杨却避开了历史,而是不厌其烦地去介绍中国的地理。表面上看去很奇怪,其实则不。因为柏杨心中十分的明白,史的产生有其充分的条件,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时,历史才会得以延续,比如:地球的历史要求地球本身的产生,一个国家的历史必须这个本身物体的存在。所以现在发现龚自珍的那句:欲知大道,必先明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十分的有道理。
本书的开头很明显的揭示出地理与历史的关系。他不厌其烦的介绍了中国的五岳、河流、平原及区域划分,就是为了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去揭示中国历史,这难道不是很高明很创新的决定吗?
是的,的却如此。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就是这么密切,历史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环境,而这历史环境中最基本的不就是这个物质的地球自然地存在吗,只有首先具备这样的地理要素,才可能去产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