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想到曾经在张爱玲书中看到过的一段故事。大意是,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女孩,要走一条没走过的路,路口坐了一个老太太,告诉她,那条路很坎坷又没有什么好风景,可女孩不听,要自己走一遍。待到她从那条路回来,已是三十多岁历经沧桑。她遇见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女孩要走这条路,像她之前遇到的那个老奶奶一样劝这个女孩,那条路很坎坷,布满荆棘。但女孩不听,笑容灿烂,说要自己走过才知道。女人看着青春阳光的女孩,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这个故事,一直模模糊糊在我心里,她想告诉我什么呢?我为何最近又一直想到她呢?一直想确定,又无法确定。联想到等待戈多的荒诞和无奈。
今天联想到《爸爸去哪儿》,好像有一句,“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好像稍微贴到一点。
张爱玲呵,那样高傲的女子。又自卑又高傲。极端的好,极端的坏。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
每个生命的最初,都是充满新鲜好奇的空白。他人循循善诱,他人好心劝导,但那些,都是他人的。即使是父母,即使是导师,也无法替你走你的人生路。可以有指引,但那指引到底对不对呢,到底听不听呢?还是得自己决定。
也许做了错误的决定,也许走了布满荆棘的路,但那段经历,是真实的,是踏实的。
回想过往,曾那样惶惑不安,曾那样渴望指导。
如今回望,也觉有些路,如果换了一条,也许会更好。但那也许,也只是我的猜测了。
我也许没有走最好的那条路,但也没有走最差的那条路。现在,已经值得感恩,感恩过去。未来,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而过往的经历,给我了踏实的信心。
曾经,觉得孤独,害怕孤独。如今,依然时不时觉得孤独,却也慢慢习惯孤独,享受孤独。
秋日的傍晚,暮色来得比之前快了很多。愁绪和思情也比夏天容易滋生。是我所熟悉的,是我青春期经常有的,是学生时代离家在校园时候常有的情绪。曾经,容易陷在里面,容易需要寻找刺激来消解,譬如游戏,譬如小说。如今,则是稍稍体味这样的情绪,然后平静,然后继续根据自己心里的价值判断,做该做的事儿,做想做的事儿。也许学习,也许运动,也许休息。
也感谢如今不是那么忙碌的工作。也感谢如今相对健康的身体。也感谢相对安稳的生活。
而我,也越来越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心,去判断价值,去笃定行动。这都是过往的经历带给我的智慧。
感谢,感恩。过去,现在,未来。
在有点凉意的秋夜,洗一个热水澡,突然就感到幸福。很舒服,很温暖,在大姨妈来访的日子。
于是安宁。于是可以安然入睡。
好眠。安心的睡眠。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