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美味不用等App,版本v5.1。
产品简介:通过“在线排队、餐位预定、餐厅点菜”等功能,帮助用户解决餐厅排队问题的移动端应用。
体验环境:iPhone7 + iOS11.2。
一、用户需求分析
1.1 用户、场景、问题
用户:去餐厅吃饭的顾客。
场景:用餐高峰时段在商圈内的火爆餐厅门前经常排起长队。
问题:
时间浪费:要排队才能用餐,火爆餐厅经常要等30分钟以上才有餐位;
空间受限:由于排队时长难预计,为避免过号只能守在餐厅门前等待;
方案:
提前去餐厅排队、用餐;
被迫选择其他餐厅用餐;
影响:
用户,用餐时间延误、打乱餐后活动安排,排队过程中空间受限;
商家,老顾客或潜在顾客放弃排队选择其他餐厅,造成顾客流失;
1.2 目标用户画像 & 用户故事
用户画像:
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人口多导致用餐高峰期火爆餐厅的餐位有限;
聚会用餐频率高,线下社交需求强烈,或经常发起聚餐活动;
时间敏感度高,注重时间规划,不愿将时间花费在等待上;
注重餐品口味,选定餐厅后不会轻易更改;
年龄主要集中在25 — 35岁;
用户故事:
单身狗阿兴邀约朋友介绍的妹子在周日吃饭,在朋友圈里得到妹子的饮食喜好后,打开某餐饮类App挑选了家评分最高的餐厅,并且在某电影App上购买了2张14点场的电影票。为了早到去排队,阿兴10点多从住处出发,11点半来到商圈四层,发现挑选的餐厅门旁的椅子上已经坐满排队用餐的人,取到纸质号码后得知有28桌排在前面,心里犹豫是否要更换餐厅还是继续等待叫号,距离与妹子约定的时间12点还有20多分钟,阿兴选择边等妹子边排队等餐位。到了11点55分妹子如约而至,在餐厅门前排队的人群找到了阿兴,这时阿兴前面还有20桌,又在犹豫是否要与妹子沟通下换家餐厅吃饭,但是周日12点正是该商圈的用餐高峰时段,几乎大部分餐厅外都排起长队,而那些没有排队的餐厅评分相比较低,担心口味不适。在反复权衡后,阿兴决定反正已经等半个小时了,那么就在这家餐厅吃吧。于是边聊天边等,到了12点40分才等到餐位,虽然俩人对这家餐厅比较陌生,但阿兴在挑选餐厅时留意过页面上得到好评的菜品,俩人各自浏览遍菜单后下单点餐,但是却被服务员告知阿兴所选的特色菜因为备受食客喜爱,相关食材刚刚已经用完,无奈后又浏览遍菜单并咨询服务员,花费了15分钟才彻底完成点菜下单。因餐厅爆满,过了20分钟所点菜品制作完成并陆续上齐,此时距离电影开场只有40分钟,虽然影院就在商圈五层,但还要预留出取影票的时间,阿兴与妹子不得不在赶场的情况下被迫加快用餐速度,即使这样,还是错过了电影的开头10分钟。本来阿兴最初计划是11点30取号排队,12点用餐,13点30左右结束用餐,预留出20分钟用于在商圈闲逛及去洗手间,在电影开播前10分钟完成取票与买水,14点看电影,节奏规划适中,但因为在餐厅排队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导致后续活动一直处在赶时间的紧迫氛围中,降低了约会整体体验。
小萌与朋友商量好在周六晚上去看话剧并一起吃饭,来到附近商圈后发现想吃的餐厅排起长队,俩人取号发现至少要排60分钟才能等到餐位,这样若算上等餐时间、用餐时间、去话剧院的时间,必然会导致迟到。商议后小萌与朋友认为相比吃什么而言看话剧更重要,于是决定放弃排队,选择别家餐厅吃饭。
1.3 目标用户需求分析
将1.2中的阿兴与小萌作为目标用户,并对俩人的用户故事进行流程拆解与需求分析。
KANO需求模型分析:
基础需求:
1. 不用必须在餐厅前排队等待叫号,可边逛街边排队;
2. 可在线上了解排队情况,即将排到餐位时进行提醒;
期望需求:
1. 过号后能继续排队,无需重新取号重拍;
2. 无需排队,达到餐厅即可马上点菜等待用餐;
3. 点菜时能够根据用餐者信息推荐菜品供选择;
4. 所点菜品口味与菜量适中,与用餐者相匹配;
5. 点餐后能快速上餐,不会再为等待太多时间;
兴奋需求:
1. 开取电子发票时无需等待,且能转发他人开票;
2. 用餐尾声时提供周边商圈信息为下一站活动做决策支持;
二、信息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2.1 信息结构与主要页面
产品主要页面:“首页”、“附近餐厅”、“排行榜”、“我的”。
2.2 业务流程与关键功能
核心功能:预定座位;
核心功能:排队取号;
2.3 关键功能页面
主要功能:在线预订座位,部分餐厅订座需要支付定金;
主要功能:排队取号,部分餐厅需要付费取号。
主要功能:排队取号(免费取号),部分餐厅未开通“扫码点菜服务”。
2.4 功能分析
排队取号与预订座位,这两项功能满足的是该款产品用户人群最基本的需求。
排队取号,通过现场取号用App扫码,以及线上取号,来实现远程排队取号,并能实时查看排队进程等情况,并制定排队提醒规则对用户进行消息推送,虽然没有解决顾客在用餐高峰时的排队问题,因为只要餐位供不应求则必然会有排队,但改善了用户在排队过程中的痛点,极大地优化了用户在排队过程中的体验。
预订座位,通过对餐厅桌位的信息化处理,实现远程预定桌位,无需现场预订或电话预订,部分餐厅桌位预订时无须等待餐厅确认可直接成功预订。该功能简化预订桌位的流程,降低用户为预订桌位所需付出的时间成本,并降低餐厅顾客流失率。
三、版本迭代分析
3.1 迭代线路图
具体版本迭代信息:https://aso100.com/app/version/appid/979857479/country/cn;(截止目前版本更新到v5.2)
从版本v3.2.78,到版本v5.2,共发布41个版本,历时32个月,迭代频率为3-4周。
迭代策略:
1. 产品初期,率先完成产品基本功能,以满足目标用户的基本需求;
2. 迭代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核心功能的用户体验,逐步完善核心流程;
3. 围绕产品核心流程进行功能拓展,对已有功能在细节上迭代优化;
迭代内容:
1. 版本v3.2.78至v3.5.1,共发布9个版本,主要围绕核心功能“排队取号”进行优化,如迭代出“推迟叫号”、“单号分享”等子功能,并试水“在线点菜”功能;
2. 版本v4.0至v4.14,共发布26个版本,新增“预定餐位”功能,并主要围绕该功能进行优化,同时增强商圈的搜索、推荐等功能,以及现有功能的优化及bug修复;
3. 版本v5.0至v5.2,共发布6个版本,依旧增强对商圈的搜索、推荐等功能,根据用户口味与餐厅菜品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并完善地图功能提供多方式线路规划来提高用户体验;
3.2 用户反馈
整体而言,该产品仅在几个时点内差评略多于好评,但整体来看好评远多于差评,所有版本综合评分为4.5。
好评:主要体现在产品可帮其实现远程排队、预定座位等基本功能上,说明此产品的确满足了用户的痛点需求。
差评:部分用户认为该平台所连接的餐厅数量有限,且部分餐厅仍需要到现场排队,也有用户对取号要收费2元表达不满,此外就是新版本上线后在不同设备及系统版本上导致的bug等问题带来的不良用户体验所招致的差评。
四、产品整体总结
4.1 公司产品服务布局
C端产品美味不用等,以解决火爆餐厅排队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是获取大众用户流量的入口,作用是将客流引入到线下餐厅。但若要更好地完善顾客就餐体验,就必须深入餐厅各业务流程,打通顾客从就餐前到就餐后的所有环节,并对其进行信息化及精细化管理,最终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率,达到提升用户就餐体验、减少餐厅顾客流失率,提高餐厅翻台率的目的。
该公司B端产品更加丰富,大体分为如下四类:
1. 排队预订
预订产品,用于巨头流量引流、会员管理、对接商家微信号、收集用户意见;
排队产品,用于降低等位流失率、减轻人力负担;
2. 点菜收银
美易点云收银系统,用于正餐点菜,功能有桌边点菜收银、顾客自助点餐支付、数据统计、后台管理等;
美易点快餐POS系统,用于接入平台外卖、餐厅会员营销、支持用户在线点餐等;
“秒付”产品,使用户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核对订单、付款买单、设置发票抬头等操作;
3. 营销推广
会员产品,帮助餐厅进行多渠道多场景的会员获取,提供多种会员权益,并可进行精准营销,提高到店转化;
广告产品,提供营销平台,通过美味公众号、美味C端App的闪屏、Banner、等运营位置进行餐厅与菜品推荐;
微信餐厅,借助微信渠道,结合CRM会员管理系统,为商户实现微信点餐、预定、支付、营销互动等服务;
4. 数据服务
美老板,对餐厅数据进行全面统计,提供菜品、门店、营销、市场行情、等数据,辅助餐厅管理层进行决策;
服务方面,美味提供自营服务团队为B端客户解决设备安装、产品保修、巡店培训等服务来支撑业务;
整体而言,该公司将自身定位为“互联网餐厅服务商”,抓住了大众用户从过去的对价格敏感到目前的对时间敏感的痛点来切入餐饮市场,辅助线下餐厅将其部分业务进行互联网化。产品组合与公司业务相互匹配,C端与B端产品互相有效协作,支撑业务有效落地。
4.2 未来发展建议
1. 持续巩固产品核心价值,围绕核心业务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将用户体验地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先排序并逐步迭代:
① 广度上接入更多餐厅门店,根据餐厅类型、门店情况、商圈生态等数据,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以满足C端用户有更多餐厅选择;
② 深度上与餐厅进行深入合作,打通顾客就餐全流程,通过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来提高餐厅每个环节的运营效率,进而提升餐客就餐体验。例如-将预点菜单汇总,在菜品制作顺序、上菜顺序上科学排序,将后厨资源效用最大化;例如-在买单结账时,用户可无需等待服务员打印账单,自主通过扫码完成支付,并根据早已设置好的发票抬头,在餐厅门口的某设备上通过扫描用户手机上的发票条形码来自动获取纸质发票,或者将电子发票直接发送到用户邮箱内,并且可将开发票的权限通过链接的方式转发给其他用户;
③ 培养用户通过该产品App进行“预订桌位+线上点菜”或“取号排队+提前点菜(线上或扫码)”的使用习惯,在排队与点菜环节上为用户减少时间成本,而且提前点菜下单可让后厨在制作顺序进行科学排序,减少制作菜品所需的时间,更好地降低用户等位流失率;
2. 打造食材供应链,借助餐厅数据信息化,进行食材消费预测,尝试与农养殖场建立合作,对食材的种植、养殖、采购等流程进行集约化管理,将食材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平台餐厅,延伸出“绿色农场+餐厅”的业务模式,利于餐厅强化品牌价值;
3. 促进商圈生态,通过异业联盟,围绕用户需求与消费场景进行业务延展,可参考的消费场景如下:
① 用户在线完成取号或预订,即将出门赶往商圈餐厅时,通过App进行提醒,并提供滴滴打车链接,可通过链接直接打开滴滴App自动填入目的地叫车;
② 用户在取号排队时,给用户发放迷你KTV的优惠券、按摩椅体验券、娃娃机、电玩城游戏币兑换券等,引起用户在碎片时间下的消费欲望;
③ 用户在用餐尾声时,结合电影院把即将开场但仍有余票的场次以优惠的价格推送给用户,还可与KTV、狼人杀、密室逃脱等娱乐业务进行结合;
④ 根据用户行为推送,例如-根据行走步数与用户经常活动范围,推送足疗券、美甲券,并根据时间点,在饭点之前推送用餐优惠券;
4. 引导用户错峰就餐,增加餐厅翻台率。虽然在“美味不用等”App上有错峰就餐预计等位时间的数据预测,但并不足以让用户落实在行动上,应以让利的方式引导用户:
① 将用餐时段与餐品价格优惠额度建立关系,引导错峰用餐,在固定营业时间内,提高翻台率;
② 假设某餐厅营业时长是从10点至22点,以2个小时作为用餐时长的话,可划分为6个用餐时段;
③ 根据时段不同设置不同的优惠幅度,以折扣或满减的形式发放优惠券,在相应时间段内结束用餐即可使用优惠券结账;
注意:建议这部分内容纯属设想,纸上谈兵,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