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单独一人拉着行李箱出远门了。
这次出门,鬼使神差给自己订购了绿皮火车票原本动车4个多小时就能到了,为了节省半天时间及一个晚上的住宿费,订了坐一个晚上12个小时才到终点的火车票。想想就有些忐忑,内在有两个声音在吵架A说:又不是没有钱何必这样苦自己。B说:能省点就省点嘛。A说:这能省多少,这么累,这么挤,活受罪。B:订都订了还能怎么办……不能怎么办,接纳自己的选择,安于当下是最好的选择。
下午整理了好久的行李,开始是忘记行李箱的密码,固执地在那里捣鼓了很久很久,破了密码,好像是不小心给是对了,哈运气还不差原本想简单出行,结果想带的东西太多,就换了大箱子。这才发现时间不多了,不自觉地紧张起来,“duang duang duang”脑袋极速蹦出一个个念头:一会儿会不会打不到车,会不会堵车来不及,火车的时间点没看错吧?紧张的思维指使四肢快速行动起来,终还是在预计的时间出了门。
坐上出租车给先生、女儿各发了一个“我走了”表情,他们没有及时看到,回复,我就走了。脑袋里似乎渴望有那么一个告别的仪式,听到一些暖心的话:早点回来呀,路上小心……感觉有点惆怅,有点孤独。这不是自己的想要的选择吗?头有点晕,又落在未来的担心里了。及时调整情绪,把自己拉回来。
一上火车,放好行李,实在没地方坐,就躺下来休息,念头又来絮絮叨叨了:“嘿,你现在怎么能睡呢?你的码字任务还没有完成呢?你的书还没有看呀?……”“实在太累了,先睡一觉再说……”终于还是睡了一觉,醒来八点多,火车停在一个站点很长时间了,边上的小孩耐不住寂寞地大声说笑着。我下来,找一个临窗的位置看书——“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所有形式的恐惧,都是因为对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引起的。”是的,的确如此,学习做自己思维的观察者,随时观察自己的思维、想法、情绪以及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不评判分析所观察到的内容,不把它们变成个人问题,让自己活在当下,做一个宁静的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