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江037王美婷
在假期中通过平台学习很应用技术,尤其是思维导图,我认为它对我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来说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重要的一点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足部达到提高数学能力、学会学习的目标。
一、导图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非常推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组内同学的讨论交流,用碰撞出的火花来丰富自己本身认识的缺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我们要把智慧碰撞后有价值的产物记录下来进行阐述和展示,那么运用思维图示就可以较好地表达出来。
二、思维导图在记笔记时的应用
一节课下来我们要记下重要的知识点。一节课有重点有难点,如果仅仅机械地把教师的话进行复制,既浪费时间,也对自身知识的建构起的作用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板书,引导学生进行笔记。教师的板书运用得比较多的是思维图示中的括号图,能够较好地把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剖析。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注重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巧设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开头,以趣启思,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和学好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新课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兴致勃勃,情趣盎然中进入对新知识的求索。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四、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课下讨论思考的引导
学生只在课中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下讨论与思考,课下讨论氛围更加的轻松、有趣,有益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持续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中学习实情与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将全部学生公平的分为几个讨论小组,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与能力会得到十分大的提升.但需要注意一点,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课下讨论、思考的结果进行检验,确保学生讨论、思考都处于高效化的状态.此外,还应该多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与思考方式,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构建以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
以往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丝毫不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清楚自己和学生的角色,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创建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
3.利用奖励机制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想要确保他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必然离不开奖励机制.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全面提升全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今后轻松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选择独特的教学内容,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逻辑思维的特点,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此,就需要教师选择独特的教学内容,即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并以趣味性的方式去呈现,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动手操作之中.比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相关内容时,开始可以让学生从称橡皮的重量,到称椅子的重量,再到称同学的重量着手,一步步加深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认识,利用称重的数据,能让学生开始去思考克与千克之间有联系吗?能够转化吗?这样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就会变成具体的数学知识,能使学生真正从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