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这本书推荐时,我以为我会看不下去。毕竟,叔本华是19世纪的哲学家。我向来很有自知之明,对于,这类书籍,铁定啃不下来的。
没想到,这次竟能看完,并做了很多摘录。在豆瓣上,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影响他们很深的书,许是我境界不够,亦或是看的时机不对,因此,参透不多。
全书分为七部分,很多观点非常实用。幸福,健康,财富,地位,品质,孤独,心性等等,稍微应用到生活里,都会觉得很受用。
看最后两部分,即第六章建议和格言、第七章人生各个阶段,很有收获,估摸是涉及自身的因素,代入感强,看起来不太费劲。
这本书里,叔本华谈到的无聊,痛苦,孤独,幸福,认同,建议等,很精彩。他很多观点非常新颖,这让我在看的过程,减少了不适感。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莫名就很喜欢这段话,虽然很扎心。不过,这些天看下来,扎心的地方不仅于此。尤其是我看到最后一部分人生的各个阶段时。好在,看完后,更多的是释然。
这本书打破了,我对哲学的认知。原本我以为哲学是艰深晦涩的,特别是理论,一听就费脑。不曾想,原来也有这么易懂的哲学书籍。
书里有些观点偏于绝对,可能是我认知太浅,阅历不够,参透不了。故需要多读,常读。也许时机到了,可能就通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