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当看到我县政府出台的2019年关于《空心村》治理规划后,看到工作人员做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宣传、听到村庄里拆迁队的机器轰鸣声,想到一年后或几年后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养老院,幼儿园,工厂……我就兴奋不已,庆幸生在这个时代,感谢党和政府时刻想着农民,处处惠及于民!忽然想起离家二十余年的发小三儿,如果他听到这个家乡巨变的消息,也许就还真的回来了?于是我便虚构此文!
正文:
三儿在二十几年前,孤身一人从北方来到南方已经是二十个年头了,如今人到中年,早已娶妻生子。
他在离家五六年以后,才写信告诉母亲他在南方的一个乡村里安顿下来了,让家人放心。日后逢年过节会打电话回家问候一下,常常就是不温不火的说几句,就挂了电话,不管电话那边的母亲还一直问个不停,更不提及回家的话题。
一日,三儿从工厂下了班,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声音有些哽咽地说:“三儿,你回来吧,咱村要拆迁了,政府出了个不知道叫啥政策,补助好多钱,给咱们盖楼房,属于妈的那套房留给你。”站在母亲身旁的大哥接过电话跟三儿说:“是咱们县政府刚刚出台的《“空心村”治理规划》,把地广人稀的自然村都合并起来,这样解决了贫困老人可以集体赡养和精神安慰两大难题。给你盖房需要出的钱,大哥二哥各给你出一半,只要你肯回来!”
三儿接完电话,泪水模糊了双眼,二十年了,他做梦都想回家,只为堵一口气,不想一直是乡亲眼里的那个“打光棍的懒汉”,背起行囊那一天,村庄里的人对他没有一丝留恋,连狗都没有冲他叫唤。三儿走到村口抱了抱那颗歪脖子的大柳树,发誓不会再踏进村庄半步!
三儿弟兄三个,大哥二哥陆续成家,家里三间土坯房大哥二哥各占一间,他与父母住一间。三儿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挣得微乎其微的几个钱都给哥哥们娶了媳妇,置办了家具。眼看着自己到了娶亲的年龄,却没有一分钱,一间房子。哥嫂似乎从不在意三儿的辛苦和想法,每次看着哥哥嫂子出双入对的下地干活,走在路上打情骂俏的样子,三儿气得牙痒痒.
从此三儿变得懒了,不再下地拼命干活,因为他知道在黑土地里挖十年也盖不起一间房,因为地里的收入只够维持简单的生活。每天在阳坡坡里跟老人们蹲着晒太阳,闲着没事拿起石头来打狗,惹得全村的狗,一阵阵狂叫。年岁大的老人跟他说:“三儿,年纪轻轻不干活,准备讨吃吗?”三儿瞪着眼珠子说:“咸吃萝卜淡操心,用你管?”驼背的老人长叹一声,拄着拐仗走开了。就这样,日复一日,三儿成了家里人的眼中钉,乡亲们嘴里铁定的光棍,懒汉。出大街没有一个人正眼看他,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这个穷的叮当响的村子,要活出一个人样来。
三儿走出村庄,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大桥墩下过夜,垃圾堆里找吃的。夜里梦见村庄里他天天坐的那个大土堆、场面上晒的一大片的牛粪、村边的那口辘轳井,醒来觉得这些对他来说是那么亲切,那么想念,唯独不愿梦见家人!
二十多年了,那口气一直堵在三儿的胸口,当今天听到大哥二哥出钱给他盖楼房的时候,他心里那根亲情的弦,被母亲和哥哥们拨动了。他明白,不是家人不在意他,他们也是无奈,其实就是一个字“穷”!
过了几天,三儿终于决定背起行囊,领着妻子和孩子,踏上回家的路。
村庄已是没有二十年前一点点旧模样,全是宽广平坦的柏油路.三儿离开的那天拥抱过的大柳树早已不见了踪影,专门晒牛粪的场面,盖起来了二层小别墅。村庄里一片机器的轰鸣声,那是在拆旧房子,村民们的楼房几个月或者一年就会拔地而起!三儿又闻到了一直在他梦里的黑土地的味道。
三儿看见了,早已站立在村口等他的白发苍苍的母亲,还有大哥二哥两家人.三儿扔下包裹,跪在母亲面前,高高喊了一声“妈”……,与母亲紧紧相拥。一家人喜极而泣,终于团聚了!
“三儿回来了!”村民奔走相告。都跑出家门出来迎接。一个个挨着握紧了三儿的手,三儿的发小大兵狠狠的给他一拳,然后拥抱他,眼含热泪迟迟不肯松开。大兵说:“回来跟我干,咱们政府出钱出技术在村里搞大棚蔬菜种植,一个大棚一年挣七八万,我给你给申请几个”。
“咱们村再也不是贫困村了,光棍都娶上好媳妇了。”一个村民兴奋地告诉三儿,引起大家一片笑声!
是啊,三儿当年的离开,今天的回来,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惠及于民。各种扶贫的项目落实到各家各户,让农民摆脱了贫困,才使走出去的人都想回来,守着老人,照顾着孩子。不久的将来,再也不会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这样的字眼,社会家庭一片和谐。让每个村庄,每个家庭都走在社会主义奔小康的社会主意幸福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