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最紧张的还是家长,都在担心自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心中的那个忐忑无法言表。
到了出分那天更是紧张,孩子紧张,家长更紧张。坐在电脑前,上查分网站。输入孩子的名字,学号和密码,在一片焦急中等待着网页的刷新,终于看到分数。
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考得好的,孩子的日子如同是进入蜜罐,只要你提要求父母都会满足。考得不好的,有素质的家长表面不会说什么,内心里哪个家长不失落?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高考能发挥高水平,甚至超水平?还能怎么样?只能安慰,谈心,照顾有加。
如今是知道了分数再填志愿,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高分者,如那些状元们,待价而沽,就成了各大高校争抢的香饽饽。除了状元们,分稍高的,那些985或211也是相互竞争,各自开着诸多优惠条件。而低分者,只能去一般的大学。分数一出来,你的人生走向基本确定。你以后的朋友圈,以后的专业基本上就已经确定。
对于学校而言这样出分后填报志愿也是有喜有忧。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有了分数,填报志愿也省心省力。什么样的分数,就什么的高校,一一对应,对号入座。对于学校,尤其是那些985或211,那自然最喜欢这样的模式。凡是好学生无一漏网,生源质量可以长久得到保障,有利于高校教学持续发展。
但对于那些一般高校,生源质量总是下几流,学校也就那么回事。要提高学校水平,没有圣元质量保证,谈何容易。
曾经是高考前就填报志愿,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或者是模拟考试,估计自己能得几分,然后就开始填写志愿。这个难度较之现在大了很多。保守的学生估分偏低,激进的偏高。有些孩子成绩不那么稳定的,忽上忽下者,那就更难估计。志愿既然填报好了,哪怕你分考得再高,也只能去你自己填报的分数低的高校。反之,一旦高考发挥失常,分数高的高校无法入学,你只能去低一档的高校。这部分学生,对于低一档的高校而言就是捡到宝了!
在那个时候,估分就是一个技术活,是对自己认知的一种挑战。只有中肯看待自己的人,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你的高考分数就不会浪费,也就能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学习。
但如今也有很多改革措施,避免一考定终身,有很多综合性招生模式。这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不啻为是一种福音。
祝福他们吧,寒窗十年多,分数一出天下知。希望学子们都有好归宿。
2019.7.2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