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岁这年,我决定重返校园,进行集中充电。不巧,刚上完一学期就赶上了新冠疫情,大多数课程就变成了线上教授。
疫情反复之下,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多多少少都会被波及到,几乎没有一个幸免者。
本想重新感受集体生活,但同学之间的探讨只能在线上完成。失去现场感,校园学习也成了一件孤独的事情。好处是,我养成了一个人长时间学习的新习惯。
从翻开第一本专业书屡次睡着,到津津有味看一天不知疲倦;从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到触类旁通吸收各学科新知识;从无法专注的阅读与思考,到深入研究一个主题探究事物本源。如此种种,我发觉自己的性格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改变了,变得更加沉稳与内敛。
这一次的刻意学习,像是一场自我教育,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自己设定目标、完成时间以及最终结果。
学校课程是一个引线,它引发了我学习的乐趣。从那个燃点开始,我开始探索更多的新领域。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是自在快乐的,不知疲倦的。一旦学习变成了主动求知,自身内在的力量才可以被真正激发出来。
教育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和任何关系间,学校与学生间,家长与孩子间,自己与自己间,都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当我们开始迎来真正的独立,离开了校园和家庭的被动学习环境,自我教育的力量开始逐渐显现,最终可以影响到下半段的人生质量。
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耗时的,缓慢的,没有量变无法引起质变。朝九晚没点的上班时,每天留给我思考的时间并不多。繁重的工作使身体很累,复杂的职场关系使心灵疲惫,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年的下来,人更像是一台依靠惯性转动着的机器,很难获取独立思考所需要的营养。
那时觉得学习更像是一种负担,一种带着功利心的追赶,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走马观花的一掠而过,最多在水面上溅起几朵小水花,水下更大的世界是没机会知晓的。
说了许多好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首先,职业发展会中断,同龄人会比你多了更多晋升的机会。除去学习、写作与阅读的时间之外,我都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中,那是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惧。
身处职场时,也一样会迷茫和焦虑,但身边人大都这样,也就寻着了一丝安慰。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
这一段难得的学习时光,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巨大的滋养。近两百本的阅读量,这在我上班时没法想象的。在一个月前,我养成了每日写作的新习惯。或许,这将成为自己开启新职业的指引。
很感谢先生在这一路上给我的支持与陪伴,有了这个稳定的大后方,我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安心许多。想起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去探索离家很远的山林,心里也会害怕,但我知道,傍晚过后,不管何时回到家里,总会有一盏灯和可口的饭菜在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