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个建材商场,里面还有汽车往来”。
当我告诉东良这个信息的时候,东良的眼中充满了疑惑,银盛市场外边没有整齐考究装饰华丽的样子,三轮车、面包横七竖八的停在门口,几个保安模样的大爷吃力的吆喝,试图维护好商场外狭窄的道路秩序。我俩掀开一扇不起眼的大门帘子,里面出现一件件宽大的格子间,各自装满琳琅满目的商品,格子间延伸向前,和东良转角的时候,一辆面包车猛然窜了出来,很快,有更多的车辆缓慢驶过。东良端详着在商场里转过来转过去的车辆,似乎在找寻这个市场的现状和车辆出现其间的关联性。
“这里还有几辆汽车。”眼见为实,东良不再疑惑,反而佐证起商场里出没车辆的实际情况。
什么原因呢?东良欲言又止。或许他认为我也答不出来。
是的,我也确实难以说清楚。
银盛市场坐落在繁忙的过江大桥一侧,近年人们逐水而居的生活愿望,将桥头和周边的商品房着实抬高了地位,房价也是一涨再涨,开发商盯住这个机会,各种营销将桥头的经济拓展成了一个城中城,商业街道、银行、学校等扎堆建设,道路显得尤其拥挤,凭借着周边庞大的商品房基数,银盛建材市场也壮大起来,装帧一新,满满高大上的感觉。
有人测算过,一辆汽车经过这段桥头堡两三公里的道路,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暗合着桥头经济的活力和繁盛。
但是,经济风云的变幻,像是山里的天气,一阵阴云密布之后,便是长长的阴霾天气。桥头转进很长一段时间的下坡路,街面时不时出现关门歇业。“门面出租”,“停业”字样,A4纸上马克笔随意的书写,显示着主人心中的烦乱和不安。久未清理的铺面落地窗里面,望进去像是一片逃离丢弃的场地,东倒西歪的桌椅和柜子,地面也是一片的狼藉。
闹市的喧闹恐怕是昨日黄花了。不短一段时间里,人们就沉浸在不甘又无奈的情绪中,仿佛一次登顶泰山的旅游,见过了山顶的风光,但是面对无边无际、路途漫漫的下山路,失去了抵达的信心,喟叹在坚硬的石板路,每一步都带着脚底钻心的疼痛。
“几年前这里一片高大上的景象,到底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良自言自语。
我们匆匆的办事,去了三层的全屋定置和商家定置了一面墙柜,当然和商家谈论了很久,关于商场的变化,将个中缘由全然的弄了个清楚。
这里确实经历了一场经济的低迷期,鳞次栉比的商家一夜之间发现商品卖不出去了,一段时间的坚持后,缩小规模,裁员,各种营销,但是望着逐渐冷清的面门,商家们不少关门转业了,于是,商场经不住失去业主的打击,逐渐转变经营样式,卖建材的旁边卖起了猪肉和海鲜,店面的格局更是一变再变,鱼龙混杂,为了吸引商家,甚至将商场的内部通道开通,让小型车辆可以进出,方便大型的板材、管道和板砖搬进市场。
年轻时,走向省城工作的我,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省城里面也有很多的破瓦房,一些还不及乡下的民居,那是觉得政府怎么没有对这些地方改善,岂不影响城市形象。这种不协调一年之后依然,两年之后依然,直到后来知道,原来这一片民居改造涉及到很大的规模,只能逐渐的进行小范围调整,五年之后,我开始适应了城市存在这些并不整齐端庄的外形。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存在。至于商场转型买什么,都是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也就在现样并不齐整的商场,烟火气息的出现,人流的回笼,各种商业混合着运营,是适应经济的合理坡道。
这里除了一些不协调之外,还是人来人往,人们走向自己的商品,斤斤计较的和商家讨价还价,坦然并且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