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4年下半年我重新在简书上记录我的生活,抒发我的情绪。
幸亏有简书的陪伴让我度过了那一段夜不能寐,心绪整日飘荡的日子。我用书写整理自己,用文字治愈自己,让充沛的思想去感化自己,让自己努力搭建的精神世界来重新引导自己,让这些“美好”把已经掏空的心再次填满。
在那段困顿的日子里,我想起了爸爸妈妈。他们生活的年代,虽然日子清贫,但是幸福却就在眼前,虽然物质很匮乏,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坚强的精神力量至今影响着爸爸,同时也指引着我和哥哥们。
我用文字记录爸爸妈妈年轻时候的事情,一边回忆,一边向爸爸讨教几十年前他们的生活细节和他的人生经历。还有很多回忆是我在这么多年里,通过听,通过观察,点点滴滴积攒下来的,那些回忆现在想起来都是甜的,美的,也是可爱的,甚至是我向往的。
我把自己置身于爸爸妈妈的世界里,小时候看不懂的事情想不明白的做法,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合情合理的。爸爸妈妈整日整夜的操劳着,可是他们一点不觉得苦,时常说起来就当是天然的锻炼和给社会做的贡献。因为他们的幸福就在一天一天的劳作中,悄悄地出现了,生活慢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每记录一次,我的心灵就要净化一次,我每回望一次,那些回忆就会指引我坚定的往下走:再苦的日子也苦不过爸爸妈妈那时候的日子,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那么坚定那么执着,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我们的幸福是爸爸妈妈一步步铺垫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守住现在幸福生活呢?我时时在想,我们要好好的生活,才能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亲,如果自己都过的不幸福,是不是辜负了长辈对我们的期望,父辈的苦不就白吃了吗。父辈就是希望我们能过的好才会不辞辛苦坚持自己的路,因为他们相信好日子是自己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来了,不是“空想”虚度出来的。我们享受着父辈的劳动成果,如果自己过不好,怎么能反哺照顾我们年迈的父母?
在我记录父母亲的生活时,我也接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萨提亚女士的一句名言“爱我之前请爱你自己”。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爱需要爱的人?对于现在我们中年来说就是我们的父辈和我们的孩子。
这个道理父辈一定也懂得并诠释的完美无缺。父辈在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好的生活基础的同时,他们一定也是爱自己的,因为如果他们不爱自己,肯定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他们首先爱他们自己,然后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爱我们,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太落魄,我们的父辈用尽全力把长跑的接力棒交在我们手里,希望我们,能接得住,接的好,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就是这个接力棒的接棒人,我能不能把这一棒接好,传给我的孩子,这就要我坚定的走下去,首先我首先要爱我自己,把自己的一切都处理好,我才有能力爱我的孩子,不要给孩子留下一个烂摊子。
我属于传承者,属于连接者,是一个重要的纽带。
在我困顿的时候,除了记录父母,我也记录我的孩子,从他们的眼中和言语中,我能感知到新的社会是另一番天地,是全新的,同时也是颠覆性的。听到新鲜玩意儿有时很迷惑,有时很好奇,有时很焦虑,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们停下脚步来往回走,因为“未来已来”。我们是历史车轮中的一粒沙,一抹尘,顺着滚滚洪流,我们会一直往前走,因为那是顺势。
通过记录我发现我身边的每个人虽然迷茫但更相信社会一定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自己也不会陷在过去的泥淖里,因为已经前行的人正在努力探路实验,已经在全力以赴,并想方设法地让路途中正在行进的每一个人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