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大同 星期二 晴 (25℃/12℃)
(简书日更5天/总日更1406天)
赫拉利讲到预测未来并不是要准确地把未来呈现出来,预测未来有时候是为了改变未来。
我们为什么要保持客观和理性,就是为了在未来事情发生时有充足的准备。
这个时候就有人冲出来说,你不要想,你越想越会发生,这就是“墨菲定律”!所以我一直尽量保持乐观,有克制的预测。
那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有些事情有极大可能没有用,我们还要去做呢?就是因为,我们虽然预测结果,但在通往终点的路上,会有意识的偏离结果,另辟蹊径,直到到达与结果不同的地方。
之前在想预测未来真的有用吗?有意义吗?很多事不是水到渠成的吗?读到这句话震动了一下。
预测未来,预测到未来的需求,未来的潜在的方向,那么有了需求,有了方向,有了渴望,就会有研发和创造的动力,那未来就很可能改变。
预测,是以目前的状态和形式去推展,但是谁能保证中间就不会生出变数呢?就像我们有时候会给人下定义,其实这也是一种预测,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也是在拓展自己的舒适圈。
永远不必陷入对未来情景想像的悲观情绪中,因为预见,是为了改变——这就是人类想象力的馈赠,亦说是预警。
读这个犹太人的书,你会从字里行间发现他是一个非常高傲,非常聪明,高高在上的一个作家,好想他的思想和眼光都是凌驾于全人类之上,世界像是摆在他面前的一盘棋,他无动于衷,简简单单的冷笑着。
然后我看见他在ted上的演讲,他在记者镜头下的样子,很腼腆很谦虚,没有多少高傲,哦,原来你是这样的。
这让我觉得脑洞大开,我们评判一个人说的准不准,不是看他说的事发生了没有,应该看他说的事对历史有没有影响。
产生影响,是因为畏惧以下东西的发生,从而使某些事情发生改变,阻止更可怕事情的发生。这恰恰说明了预言的厉害。
这个观点和视角很独特,为什么没有发生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这是因为他的预言同时影响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而影响了历史。
因此,我们评判一个人说的准不准,不是看他说的事发生了没有,应该看他说的事对历史有没有影响。
类似的道理还有,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他对社会产生了多大的积极影响。
也让我脑洞大开。没有马克思的预言,世界现在应该是怎样呢!让人不可想象……然而人们勤于读书改写了历史,读书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找到了各自生存的武器。
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命运,至少杀戮减少了,没有使人类毁灭。读书不仅明智,而且创造了历史。
看他说的事有没有发生,只能证明他个人是不是个可信的预言家,而看他说的话对于历史有没有影响,可以证明他是不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有道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如果预判未来就可能通过一些事情影响未来走势,比如说齐天传里,悟空因为穿越回去,知道西游记的故事,他可能无法阻止一些事情发生,但却可以改变一些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