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转变发展理念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结合当下国家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
创新在于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问题。在湖北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生产,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式现代化说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科技创新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基层治理创新,帮助基层减负,智能政务,一网通办不仅方便了办事群众,也将基层干部从重复琐碎的手续解放出来,更好地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供解决措施。
协调在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城市发展开始反哺乡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把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道路上不落一人,必然是均衡协调的共同富裕。在武汉,习近平指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要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实现优质文化群众共享。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从长江大保护到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从城市垃圾分类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处处展现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绿色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发展奇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开放意味着要增强内外联动效应,在统筹构建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的大背景下,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完善流通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确保物流体系、金融体系、产业链等国内市场循环畅通,依托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部署,以高水平开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引领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能在十四五规划收关之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