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小时,总计845小时,第807日
阅读《印度哲学》至第五、六章
属性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我们将此物与彼物区分开来,并以此显示出物质的特性。没有属性,就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而言,物质就会变得不可区分。因此,物质内部总是存在至少一种属性。
更为重要的是,普遍性唯有通过个别性才能表现出来。即使是从本体论角度来看个别相似的原子,从所有的土原子到所有的自我原子,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不同,也使得它们在这个根本多元的模式中各有差异:虽然范畴相似,也存在着相同的普遍性,但是每个原子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唯一性就被归为其特性。普遍性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认知某些特性——例如所有玫瑰花——具有玫瑰的共性:即每一朵玫瑰花都有自己的特性,但事实上都是玫瑰。
正理派的形式化方法最早出现在古印度盛行的辩论环境中,它所建立的规则从整体上来看对印度传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只有对被探究的对象怀有疑问的时候,正理派才认为应该进行探究。也就是说,如果某事已确定无疑,那么对其进行探究就毫无意义了。
正如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情况那样,仅以(比方说)数学逻辑为基础的哲学抽象概念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相反,它们的逻辑方法植根于其周围的世界,植根于身处世界之中、更具存在意义和经验意义的人类。
乔达摩认为获取一定的知识,并且对先于探究之前的这些知识的存在和 / 或其本性产生怀疑是合情合理的。进一步来说,有关这些事物的知识将会有助于达到“至善”,而“至善”则是这项事业的重要目的。
在佛教传统内,第一次严肃的辩论是有关僧侣戒律方面的,并由此形成两种态度,即有些人接受了这些戒律并进行了编纂;而另一些持反对态度的人则对其表示拒绝并进行了修订。
对于说出世部( Lokottaravādins )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历史上佛陀的地位问题。大部分佛教徒接受了他具有与其他任何人一样的同等地位,但是说出世部认为佛陀已以某种方式超越了普通的人性,因此不应受到佛教徒世俗意义上形而上标准的评判。
唯一一支从早期存留至今的佛教派别是小乘佛教。其他早期的佛教派别包括说出世部派、正量部派、经量部派和萨婆多部派。
伴随着婆罗门人为捍卫他们自己的理念而与其他门派进行辩论的行为,梵语开始成为印度佛教徒辩论和文本书写的通用语言,但是所有尚存的小乘佛教著作,都是以巴利语的形式保存在锡兰岛(今斯里兰卡)而不是印度大陆。
小乘佛教中的阿毗达摩派继续从事对佛法的研究,不是依据时间模式,而是依据各种类型的佛法,把经验的所有方面划分为范畴。他们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弄清,为何从现象学上来看经验的具体方面和抽象方面会存在显著区别。总而言之,小乘佛教把佛法划分为“肉体上”的二十八个范畴和“精神上”的五十二个范畴,另外还有意识这一范畴。
“实体”和“非实体”、“存在”和“非存在”这类观点本身便是对以经验为依据的普遍真理世界所表现出的一种错误态度。
唯心论是一种认为“万物皆是精神”的本体论。某种“心智材料”构成了现实的基本本源。它以某种方式被精神活动所“转化”。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事物本身,因为我们的所见所闻都被具体化为不同密度的物体:我们并未意识到它们仅仅是“心智材料”。因为确实存在“心智材料”,所以唯心主义并不等同于“万物皆空”的说法。由于这一原因,人们可能潜在地把它误解为“幻觉”。唯心主义是与任何多元本体论相对的。后者断言,我们所见的事物的多元性是超验的真实,而前者则否认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