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到江南杭州去了一趟,见杭州的红叶,在春水柔波间舒展着,如娟秀女郎眉眼如画,腰肢无比柔软,的确展示了江南的风情。
当时好羡慕她们江南的人啊,在那样的地方生活的人,走路也是带有诗意,随口说话也有诗意,吴侬软语,小鸟依人,实在让人羡慕,回来了之后看见我们这边西蜀地区,成都几所大学的银杏黄叶,还有家乡陪伴着高原,属于我们的红叶,也感觉这就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感觉,比较的霸气也比较的高大,三地各展风情,心里有所平衡,所以说下自己的一些感触。
去过标准的高原地带,你就知道高原的暖阳在中午的时候是特别温煦,真的有那一种像吐鲁番那样的一种感觉,就是所谓的早晚穿棉祆,中午的时候可以穿纱,或者是坐在火炉旁吃西瓜的那种味道,所以说这也是不错的,这种味道在古镇上尤其充盈,走一趟,河里边的水还是冰凉,冷到彻骨,但是它还没有结冰,虽然是冷中带一点江南的湿冷,也不是完全高原的干冷,给人感觉不是那么痛快,记得当年王国维先生,他评价纳兰容若的词,他就说过毕竟满族人是少数民族初进中原,所以也多多少少在汉化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天真和豪迈爽朗之气 。
所以他写出来的那种感觉还是比较好的,像山一程水一程,故园无此声,还有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丈灯。这些诗词让我们觉得清新,所以说有人把它称为有清以来近300年最好的词人也自有其原因的,当然如果没有江南的濡染,他也是写不出来眉目如画的女子和江南的水波的异样的温柔,所以当我在杭州知道不远处就是王国维先生的故居,徐志摩先生的故居,以及在杭州还有清朝著名书法家赵之谦的墓的时候,山水更加润泽。
那么我们自然就觉得了,这不愧是文化人之地。我们也就觉得文化传统需要继承,既有横向也纵向。江南的水烟浸染了人文传统,把包含着灵气的笔在西子湖里边点一下,拿起来掠过曲院风荷南屏晚钟,把它点在我们少数民族的彪悍的汉子的额头上,天真爽朗之气相加后,这将是何等奇伟之文化景观,如此瑰丽神奇能够足以称得上是完美的抽象继承了吧,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有感于如此,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之完美的表现,由此我就想到更多的东西,俗话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不言,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有所领略。
如果说江南是一种如烟雨迷蒙般的,温柔如女子,那么像现在成都那边的一种感觉,又不一样,法国银杏叶已经完全黄了,在冬日的暖阳下看上去非常的漂亮,这给人一种感觉是一种中和之美,如同人评王羲之的书法叫做不激不厉,风规之远。那么靠近高原必然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有红叶甚至是五种颜色,五彩缤纷,五色斑斓,并不仅只红色,但是我们看上去就觉得在高原还是青山绿水间更多,即使已经是冬天,还是以绿植为主,我们这边的景色,给人感觉就像阳刚之气十足的汉子,有高原的粗犷,也有着爽朗的风神,看上去又是不一样的风光。
我固然惊诧于江南的温柔,也喜欢成都的中和之气,那么我们这边也自有风声激励之后,少数民族男子汉的豪迈之情。用酒来作比的话,江南的风景景致正如黄酒可以配青梅,可以加鸡蛋,也可以加上姜丝加热之后瞬间的上头让你迷醉,而四川成都的风景呢,给人感觉就如红酒,不必非得如82年的拉菲,未必名贵,却满溢着一种深秋和初冬的味道,还是想起那首歌,叫《秋意浓》。而我们这边呢,靠近高原,的确濡染些民族气色,好一比四川的五粮液,就是这种味,酒的度数是最高,如此之豪迈。
周作人先生在他著名的散文《故乡的野菜》里面说过,所念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我自己出生的地方,自己求学的几年,还有自己工作的地方,那当然都是自己的所念,也都是自己的故乡,或许以后我将会在环球之中寻找更多的地方,看到更多的精神家园,让自己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好的文化之旅,得品佳酿,心内无憾,而不仅是文化的苦中作乐。
谢谢诸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