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高规格学习会,省委书记周祖翼亲自主持,央行行长潘功胜作专题辅导。会议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福建建设”,既是一次及时的知识充电,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动员。如何用好“金融之笔”,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合会议精神,可从“三对关系、五大工程、一条底线”破题。
一、把牢“三对关系”,校准金融工作的政治坐标
1. 政治性与市场性的关系。金融首先是党领导下的金融。要牢记“金融为民”初心,把更多资源配置到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和薄弱环节,而不是脱实向虚、自我循环。
2. 人民性与专业性的关系。金融不是“少数人游戏”,要让农民、小微企业、新市民都能“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专业手段要服从人民立场,把复杂产品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3. 开放性与安全性的关系。福建因台而特、因侨而兴,开放是最大优势。但越开放越要筑牢安全堤坝,做到“放得开”与“管得住”动态平衡。
二、实施“五大工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施工图
(一)信贷滴灌工程——让资金“活水”直达实体
• 建立“链长+行长”对接机制:每条重点产业链配备一名银行行长担任金融链长,按旬调度融资堵点。
• 推广“信贷白名单”:对专精特新、绿色制造、海洋经济企业实行“无抵押信用贷”,额度内随借随还。
(二)资本赋能工程——让更多企业“跃龙门”
• 实施“上市育苗”三年行动:建立“省级金种子库—市级苗圃—县级孵化”梯度培育体系,力争每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
• 用好REITs工具:把港口、高速、水务等优质基础设施打包上市,撬动社会资本千亿元。
(三)风险筑篱工程——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
• 打造“天罗地网”监测平台:整合人行征信、税务、电力等12类数据,对贷款企业实时画像,红色预警2小时内推送属地政府。
• 重拳整治非法金融:建立“公安+金融监管+市场监管”联合执法队,对养老诈骗、虚拟货币、网络传销露头就打。
(四)开放先行工程——做足“台”“侨”特色文章
• 设立“海峡两岸金融先行区”:试点台资企业资本项目可兑换、台胞数字人民币钱包,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金融通道。
• 推出“侨商回归贷”:对重点侨胞投资项目给予利率下浮30个基点、外汇登记绿色通道。
(五)数字金融工程——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 推广“福农直通贷”:农户手机点一点,3分钟授信、1秒钟到账,目前已覆盖全省80%乡镇。
• 打造“金融超市”2.0版:整合银行、保险、担保、基金等200余款产品,实现“一网通办、一屏尽览”。
三、守住“一条底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金融
金融系统干部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
• 建立“清廉金融指数”:对金融机构开展政治生态评估,结果与监管评级、央行评级挂钩。
• 推行“金融家+政治家”双导师制:对新任职行长、董事长同步配备红色导师、业务导师,既教金融专业课,也上廉政必修课。
四、结语
金融是国之重器,闽之要津。只要我们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五大工程”为抓手,以“一条底线”为护栏,就一定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能、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优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答卷,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里写下气势磅礴的“金融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