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P37)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对象包含3 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if !supportLists]Ø [endif]继承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if !supportLists]Ø [endif]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模式:描述了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包括特定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 3 个组成部分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1、适用于各种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而不是编程语言。
2、UML特别适用于迭代的开发过程
3、UML图提供了对系统进行建模的描述方式,主要包括: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类图(Class Diagram)、对象图(Object Diagram)、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状态图(State Diagram)、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等(注:UML
有不同版本)°
(1)类图:类图描述一组类、接口、协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类图给出了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活动类的类图给出了系统的静态进程视图。
(2)对象图:对象图描述一组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构件图:构件图描述一个封装的类和它的接口、端口,以及由内嵌的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内部结构。
(4)组合结构图:组合结构图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
(5)用例图:用例图描述一组用例、参与者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顺序图(也称序列图):顺序图是一种交互图,交互图展现了一种交互,它由一组对象或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送的消息构成。交互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顺序图是强调消息的时间次序的交互图。
(7)通信图:通信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或参与者的结构组织。顺序图强调的是时序,通信图强调的是对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关系)。
(8)定时图(也称计时图):定时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间,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9)状态图:状态图描述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移、事件和活动组成。状态图给出了对象的动态视图。
(10)活动图:活动图将进程或其他计算结构展示为计算内部一步步的控制流和数据流。活动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
(11)部署图:部署图描述对运行时的处理节点及在其中生存的构件的配置。部署图给出了架构的静态部署视图,通常一个节点包含一个或多个部署图。
(12)制品图::制品图描述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制品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制品图通常与部署图一起使用。制品也给出了它们实现的类和构件。
(13)包图:包图描述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组织单元,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14)交互概览图: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RUP 是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之一
4、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模型:用例模型、类‐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对象‐行为模型
5、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用例设计、类设计、子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