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研班:积极主动,破茧成蝶

我是拆研25期学员月光宝儿(兰兰),你可曾想过,三个月前的我处于何种状态?我渴望在职业上取得突破,却在人际交往的泥潭中挣扎,不断消耗自我,从自我怀疑演变为深度质疑。在公众场合,我总是那个躲在角落,不敢主动与人交流的人。

改变始于三级之后,当我聆听了分舵大辉在图书馆分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我萌生了改变的念头,意识到三级之后我还有机会加入拆研班继续学习。这便是我成长之旅的开始。在整个拆研班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态度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可以说,没有积极主动,就没有今天的我。至于我有哪些收获,让我一一为您细说。

主动了解课程安排:拆研班上一期刚刚结束,我便立即联系了熊啾啾,表达了我迫切希望加入本期学习的意愿。我和熊啾啾的最后一次交流记录是在11月29日,那时距离12月15日的正式开班还有超过两周的时间。同时,我也为自己预留了充足的心理适应期和学习准备时间。

主动参与启动会议:启动会,亦可称为动员会或拆研班说明会,让我在参与后颠覆了先前的认知。我了解到,拆研班的学习模式是探索性的,没有固定的老师,也没有标准答案。取而代之的是拆研班手册、观察家老师以及一群热爱学习的伙伴们。这与我之前的想象大相径庭。带着既然来了就要挑战自我的心态,我开始了正式的入班学习。

主动寻求合作,组建团队:在正式学习阶段,我们接到了三个任务,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团队组建任务。由于我之前并未与班级中的任何成员有过交流,彼此之间并不熟悉,因此向潜在的队友发出合作的邀请显得尤为困难。幸运的是,在网络世界中,我的尴尬并不为人所见。既然提倡的是积极主动,那么就付诸行动吧。我主动发布了寻求组队的信息,而飞刀拿铁是第一个响应的。随后,金英、周彦和多加也加入了我们的团队。我们成为了第一个成功组建的小组,从任务发布到组队完成仅用了20分钟。这也正是我们小组“天下武功队”名字的由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主动承担组长职责:组队成功后,每组选出1名小组长与班班对接,负责汇报研究班的进展情况及任务跟进。当时,我心想,既然我已经积极主动地站了出来,就不必担心了。恰好时间充裕,于是我便有了第一次毛遂自荐的机会。我的伙伴们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就这样,我荣幸地成为了1组“天下武功队”的小组长。

主动承担更多任务:在第一阶段,天下武功队有3名队员申报了2个必做任务,我自然也在其中。然而,这次的主动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12月初,三级群中抢购了书籍《爱的7种对话》,并要求在1月6日前完成1小时的拆书课。幸运的是,恰好有个线上拆书课的任务,同时分舵一周后恰好安排了一场拆书过级活动。遵循最省力原则,我接下了线上1小时的拆书课和拆书法讲座任务。在此期间,我还顺便完成了破局故事任务。可以说,每一天都是对精力和体力的极大考验。最终,任务顺利完成,这让我信心倍增。在此之前,我从未敢想象自己能够完成这么多任务。现在,我感觉自己在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方面俨然成了高手。

主动与拆研伙伴建立联系:这里的拆研伙伴包括我们的

班班Andy曹老师:他详细解读了拆研班的规则,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

观察家李林老师和小鱼老师:他们以高效的方式进行观察,时刻为我们赋能。在这里也要向他们说声辛苦了,每次基本上都是在48小时的时间节点前提交逐字稿和活动方案资料。幸运的是,两位观察家老师总能及时给出反馈意见,并鼓励我们去行动。

见习观察家小东老师:寡言而关键时刻总能出现,擅长激发我们的潜能。

飞刀拿铁:行动力惊人,每次都能超越预期完成任务,也激励了我的行动力。

多加:事业、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多面手,总是能提前完成所有必须的任务。

金英:她温柔且擅长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在远离团队核心的城市,她克服重重阻力,圆满完成了必做任务。

周彦:一个沉默寡言的实干家,每次执行任务都能展现出色的表现。

此外,还有其他伙伴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协助拍摄记录班会精彩瞬间的短视频。我们三人——我、大米和张瑛,一起磨练课程,共同进步。感谢的话无需多言,能与你们相遇,实属幸运。

主动挑战自我极限:在拆研班期间,我参与了拆书帮第二期人才培养项目(已结营),并带领读书会共读2本书(进行中),同时完成了5本书的拆书成课(其中2本正在进行中)。这些是我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成就,拆研班赋予了我改变的勇气和信心。

有诸多话语想要倾吐给拆研班:若渴望重塑自信,拆研班是你的选择;若希望寻找个人优势,拆研班将为你指引方向;若意在突破自我极限,拆研班则是你实践的舞台。拆研班,是行动得以实现的沃土,也是改变得以见证的圣地。加入我们,你将见证奇迹,聆听伙伴们成长的精彩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