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12:02
看点:培养孩子阅读的素养和能力,一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另一方面亟待解决的,无疑是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为孩子提供“一致性”的阅读能力培养的文化土壤。
文 / 赵晓霞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布鲁纳有一句教育名言:学校不是孤岛,而是整个文化大陆的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们总是试图从学校课程角度寻找答案,并在追求课堂“有效性”“科学性”的方面下足了功夫,这都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就课程研究课程,教师和学校往往也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培养孩子阅读的素养和能力,一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另一方面亟待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为孩子提供“一致性”的阅读能力培养的文化土壤。
“家长都有一颗玻璃心”:从焦虑到相信
(1)成绩与阅读不是二难选择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张艳平老师的探索,是使他们班64个孩子毕业时个个都成为阅读、写作的语言高手:有的孩子读了上千本的经典名作,有的孩子写下来数十万字的成长故事,有的孩子成为《三国演义》的小专家,有的孩子成为了演讲专家……班级人均读书500本以上,背诵经典5000字以上,75%的孩子自由写作50000字以上。怎么做到的?张老师说:请一定、一定相信阅读的力量!
张艳平老师原本在县城教书,因为一次全国教学大赛获奖被实验小学校长引进,刚来就接手了毕业班。期末考试后,就有家长给校长告状,说张老师“不好好教书,不让学生做卷子”。校长压力山大,好在成绩很快出来了,张老师班的语文成绩高出其他班好多分,校长这才释怀。
面对成绩,目前大多数父母都有一颗玻璃心。张老师不让孩子做卷子,不但家长焦虑,校长、张老师也同样倍感压力,只是她艺高人胆大。她说到做到:如果孩子每天只是面对一张张呆板的卷子,把母语教育窄化为一道道机械的阅读题,把优秀的标准仅仅定为100分,不但赢不了一时,更别说赢一世。
张老师教育的“法宝”,就是让孩子们亲近汉字,爱上阅读,自由写作,并致力于营造学校、家庭共建的阅读文化。这样一种阅读文化一旦建立起来,身处其中的孩子亲近汉字,爱阅读,爱写作,又有什么考试能够难倒他们呢?就拿“学习生字”来讲,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更是小学低段语文的核心任务。有的老师和家长专门给孩子准备“纠错本”,结果孩子在考试中还是反反复复地写错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与孩子消极或沮丧的情感体验不无关系。张老师则是:在精读中反复朗读,在泛读中反复“见面”。课堂精读,老师尽量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当“汉字小先生”的机会;课下泛读,孩子和家长反复“偶遇”课堂学过的生字,孩子想不记住都难;再加上高品质的书写训练,反而很少出现错别字。
(2)从根部浇灌儿童阅读能力
语言文字本是一种特殊的“象”,借助语言建构的“象”,为孩子们打开思维、想象、审美的空间。而在实际生活当中,老师、家长对“分数”的功利心常常令其如履薄冰,而且“缘木求鱼”。就像孟子所说,缘木求鱼,虽不得鱼,并无后灾;而如果让孩子们在“机械、枯燥的训练”中,抹杀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审美的探索,磨灭了他们对语言文字最初的亲近感,那真就遗患无穷了。
放眼全球,各国对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中,“阅读素养”无疑备受关注。从“学会阅读”到“通过阅读学习”,儿童一旦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就能够对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字符号进行解码,并从中获得意义;通过阅读,因应人生的种种目的,丰富和扩展自己的人生经验。“一起相信”阅读的力量,通过家校合作,打造一种家校融通的阅读文化,让孩子在一开始就形成了对于汉字、汉语的亲近和愉悦感。从根部浇灌儿童的阅读能力,挽回家长这颗面对成绩的“玻璃心”,是未来家校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
营造“安心”阅读的文化:遵从规律和尊重差异
(1)儿童阅读要遵从语言学习的规律
儿童阅读中,有一只“拦路虎”,叫做“可恶”的好词好句。积累好词好句,其初衷无外乎帮助孩子积累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针对“积累好词好句”现象指出:生活中从来没有这样写作的,但我们却经常这样教孩子。
一二年级时,张艳平老师请家长帮孩子填写“阅读记录单”,要求家长记录亲子阅读的书名,读过的页数等。一来激励孩子,二来督促家长。可总有一些家长要求孩子摘抄好词好句,甚至总结修辞手法。张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成了班里最不喜欢阅读的孩子。
那什么是“好词好句”呢?就像“冒”是好词吗?似乎算不上。但在叶圣陶《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您是否体会到了它才是真正的“好词”啊!因此,“好词好句”的作用,是让孩子在特定的语境中体会“运用语言”的妙处。一篇好文章,绝不是用好词好句“堆砌”而成的,那为什么还要孩子生硬地“摘抄”呢?同样,一篇好作文,也绝不是靠好词好句“连缀”成的,如此写出的作文,也多是空话套话。用张老师的话来讲,脱离了语境的好词好句,并在写作中让孩子生搬硬套,就像堆积在孩子脸上的脂粉,徒有俗气的外表,缺乏语言内在的气韵。
单单摘抄好词好句这一只“拦路虎”,就摧毁了多少孩子对阅读最初的热情和对写作的好奇!所以,让我们“一起相信”阅读的力量,更要在阅读文化营造的过程当中,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切不可揠苗助长。
(2)儿童阅读要尊重个体的差异
从家校合作的角度来看,家长和老师还要为孩子营造“安心”阅读的文化。例如,在课堂上,孩子能够安心地说出自己的“不会”。台湾李玉贵老师专门探讨营造孩子“安心阅读”课堂文化:常常看到语文课上发言磕磕碰碰的小孩,其实他已经非常卖力了地表达了,但老师却“温柔”地请他“想好再说”,周围同学立刻高高举手要“帮”他,这总是令人感到遗憾。想要营造让孩子“安心”的课堂阅读氛围,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同伴的声音,只有当孩子把“不会”安心地说出来,才能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这种“安心”,还包括尊重每个孩子阅读能力的差异,因为“别人家孩子”的阅读量总是令人难以企及。李玉贵老师发现,从全班一年100本书,到每学期至少共读5本书,恰恰是这5班书,构筑了班级的文化底色。当一个孩子开始讲故事,全班都会安静下来,因为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全班同学都读过,并且每个人的理解都有不一样,进而产生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这就是这个班级通过共读营造出的文化种子,依靠这颗种子,可以带动那些总也“走”不到书里去的孩子逐渐喜欢上阅读。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针对当下中小学生读书少的现状“下猛药”,从考试机制倒逼教学改革。这无疑是对教育的一记当头棒喝。越是倒逼,越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冷静处之。从家校合作的角度来讲,要为孩子提供阅读三保证:即时间保证、书籍保证、鼓励保证。在“三保证”的基础上,遵从学习的规律,尊重个体的差异,是提升孩子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