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的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人口和农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兴盛准备了条件,从而使得宋朝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的学者将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称之为一次“复兴”或一次“商业革命”,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到19世纪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所谓“革命”,宋代的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有哪些里程碑的事件呢?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货币、市场、商人三个维度,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在货币关系上,宋代实行铜钱为本位的铸币制度,但是随着商业的持续发展,低币值的铜币体系慢慢无力应付商业交易量的急剧增长,于是宋代出现了贱金属(铜钱、铁钱)与贵金属并用情况,但是宋代钱币由于外流,私人销币铸器(由于铜是民间制造器皿的重要原材料)、边境战事流入夏、金、辽之地等原因,宋代即使用铁钱等贱金属货币也不能弥补日益严重的钱荒,于是采用了纸币作为替代性货币,来弥补铜钱的不足的问题。宋真宗初年,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户富商联手发行一种钱劵,称之为“交子”,并设立“交子铺户”,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这时的交子,仅为存款和取款凭证,是由商业中的信用关系孕育出的一种容易携带的轻便货币,并不是官方认可的。后来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收回发行纸币的权利,在益州设立“交子务”负责印刷、发行交子,规范交子流通的相关面额、流通期限、兑换准备金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此次诞生。纸币的出现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一代在物质产品供应的大宗商品流通频繁,交易量很大,传统的金属货币由于携带不便,币值不高,而且现银短缺等原因,不得不被更为变通的纸币取代,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币制发展的里程碑,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好例证,比欧洲早了近600年。
在市场经营上,宋代与前代历朝最大的不同是打破了坊市分离的管理格局,允许在居住区开始商铺正式从宋代开始,这一变化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把原来对商业活动的限制从封闭的区域(坊)扩展至大街小巷的沿线,形成了以后商业街的雏形;另外从市场交易时间上,宋代打破了原来对交易活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限制,开封城内的部分市场已经营业至天明,至于一些娱乐场所,更是通宵不绝,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五更开始,天亮即散的集市交易,称为“鬼市”;在商铺种类上来看,商人只要纳税,都可以在城中的任意位置开设店铺,通过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当年开封府的繁华气象就扑面而来,商店林立,屋宇壮阔,酒店、邸店、彩帛铺、饮食店等比比皆是。由此可以宋代商业发展已经从地域、时间、类别等的限制,在这一时期向纵深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已经影响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为解决商铺发展扩张侵占街道,造成宽阔的的界面逐步缩小的情况,宋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拆除侵街而成的店铺、邸舍等建筑,并在街道两侧设立标界标识。
在商人角度分析,首先从范围上看,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很高,社会各阶层都纷纷加入到商品经营活动中,从朝官到乡绅,从和尚到农户,行商坐贾,城镇市民等等活跃在宋代的各类市场中,在宋人的观念中,要想致富“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观念已经很流行,另外在经营规模上,由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进入流通环节的商量数量种类的增多,宋代商品经营逐渐发展为专业的规模经营,社会上慢慢出现一批资产雄厚的大商人,另外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长短途贩运,产销一体化经营,行商坐贾经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预买预卖等多种经营类型;由于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官僚加入到行商队伍中后,宋代社会对商业的看法与前代相比有了变化,开始改变农本商末的观念,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