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持戒 精进 般若 利他 慈爱 禅定 自信
今日分享:(Day814)从2023年7月19日开始分享度阴山著《知行合一——王阳明》Day215
第三章
伟大的杨廷和
出色的政治天才,内阁首辅杨廷和勇担重任。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新皇帝。朱厚照一生没有儿女,而且也没有过继的子嗣,所以必须要从朱家重新挑选一位。这件事不必临时抱佛脚,杨廷和早在朱厚照卧床不起是心中就有了人选,而且曾向朱厚照暗时过,但朱厚照认为自己可以起死回生,所以没有答复。当杨廷和第一时间得知朱厚照归天的消息后,马上跑进太后宫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的人选:设藩于湖广安陆(湖北钟祥)的兴亡朱厚熜(时年13岁)。
杨廷和的理由是:朱厚熜天生明敏,温文尔雅,后天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明君气度。张太后同意了。杨廷和立即向群臣宣布这件事,群臣哗然。
兵部尚书王琼第一个强烈反对。他的理由是,皇上朱厚照还有很多叔伯,让一个13岁的孩子来做皇帝,这太玩笑了。杨廷和老谋深算地祭出朱元璋制订的《皇明祖训》说,这里有“兄终弟及”的规定,我是按规定办事。
王琼又反对说,“兄终弟及”的“弟”必须是嫡长子,而朱厚熜是他老爹朱祐杬的次子,这不符合规定。
杨廷和冷笑过:“朱祐杬的长子已死多年,我们去哪里请他”?
王琼再反对说,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朱厚熜,益庄王朱厚烨(设藩江西抚州)今年23岁,生性恬淡。生活简朴,而且是嫡长子,他更合适。
杨廷和冷笑:“别忘了,江西刚出了个宁王朱宸濠。你提江西的朱厚烨,什么意思?”
王琼惊骇万分,突然发现这场廷议杀机四伏,马上闭上了嘴。没有人反对,因为该反对的理由都被王琼说尽了。
杨廷和为什么非要违背《皇明祖训》选朱厚熜而不选朱厚烨,从二人的年龄上就可以得到答案:朱厚熜13岁,还是个孩子,容易控制,而朱厚烨已经23岁,具备了独立意识,杨廷和控制起来特别麻烦。
迎朱厚熜继位的大队人马刚出北京城,杨廷和立即着手第二件事:解决江彬。
1521年农历三月十七,杨廷和正式发布朱厚照遗照,江彬大摇大摆地来听遗照。他不担心杨廷和,因为他来之前就已经和他的部队商量好,只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见到他出宫,他的部队将采取行动。杨廷和当然明白江彬是有备而来,所以绝不会在这时对他动手,但还是伪造了朱厚照遗照,命令江彬指挥的边防军撤出北京回大同军区。
命令于发布的那一刻就开始执行,边防军陆续北返。江彬的幕僚纵容他立即采取行动,可江彬根本不是成事的料,犹豫不决。大概是他的边防军撤出北京一事严重地打击了他,他方寸大乱,甚至派人打听杨廷和的态度。
杨廷和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内心狂喜。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设法让江彬相信,他对江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对江彬的处理是未来皇帝的事,他一个首辅没有这个权力。
江彬得到这一消息后,如释负重。他不知道这是杨廷和的缓兵之计,只要等边防军全部撤出北京,杨廷和就会翻脸无情。由这件事可以推断,江彬不过是个庸人。他最擅长的只是谄媚和构陷,对政治,他一窍不通。
江彬的幕僚们看到主子忽然悠闲起来。不禁扼腕叹息。1521年农历三月十九日,边防军全部撤出北京,江彬现在成了孤家寡人。他的幕僚们出于对主子的爱护,劝他立即离开北京。江彬拒绝。他不禁拒绝了这一善意的提醒。反而就在当时跑到皇宫里参加坤宁宫的落成典礼。在典礼进行最高潮时,江彬突然发现露天礼堂周围多了很多士兵,一股冷汗顺着头皮流了下来。他推来众人想要逃跑,杨廷和大喝一声,早已准备多时的士兵把他拿下,送进了锦衣卫大牢。
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解决江彬后,杨廷和凌厉地开始第三件事:涤荡朱厚照再北京城内的一切痕迹。撤销朱厚照在皇家娱乐场所,遣散扔逗留在宫中的僧侣,异域美女,演艺人员。把朱厚照豢养的野兽统统拉到郊区,或是放走,或是杀掉。
看上去,紫禁城恢复了它本来的庄严。
杨廷和现在成了明帝国当之无愧的主人。成了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月后,朱厚熜来到北京郊外,伟大的杨廷和指示有关人员:要以迎接太子的仪式迎接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