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随想:
注:本篇文章只是作者思考人生后的一种感悟与猜想,纯属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多批评指正。所有人都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也可以提出自己各种各样的猜想,对错无所谓。因为做这样的思考肯定对每个人都有莫大的好处,至少好过总是想着吃喝玩乐、纸醉金迷。
第三部分 关于空无
这里要谈个问题,第一,何谓无中生有?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是无,怎么生有?其实,此处之无,并非“没有”之意,而是指无形。上文说到,我们人类只能辨识4%的可见物质,另外96%根本辨识不出。什么意思,就是从宇宙到你身边所有一切事物,你的肉眼加上所有仪器,有96%人类是看不出、摸不着的(比如我们每分钟都离不开的空气,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其重要性却等同于生命)。换而言之,别说其他事物,就是你自己,你也只能辨识出4%,而96%你自己也无法看见。你的另外96%的部分,古人言之为气,现代人称之为气场。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现在你周围,你就有厌恶或喜欢的感觉,就是你的气场与他的气场已经交接。接着来解释无中生有,并非是指'没有中生有",而是指"无形生有形",就是从无形变成了有形的意思,从人类辨识不出的形状变成了人类能看得出的形状。最与你相关的就是你自己出生时从无形的精神变成了有形的人体。
那到底是有形好还是无形好呢?无形则可以随心而化,有形就固定而无法变换,你觉得哪种好呢?无形生有形,无形胜有形。无形就无烦恼,有形就有烦恼。当然,这里所谓的无形,只是针对我们人类而言,其实他不仅有形体,而且有情,有超出我们人类所能想象的一切,只是人类低阶无法辨识而已。这个话题我们后面再聊。同样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是类似之意,你可以自己去体味一下
佛道之所以讲空无,就是尽量让自己身体部分接近于无形的状态,而让智慧能够体现出能量。这样慢慢修炼,养成长期的习惯,就可以在身体死亡的那一瞬间,保持精神的独立与集聚,尽量来世往生精神世界,而不要再来人世投胎。比如释迦牟尼、老子等,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之所以千年祭拜而颇为灵验,就是这一智慧体已经具有强大的能量场,只要你内心纯净无杂念又能放弃自己的身体欲念,就可以连接到他的智慧体。这也是为什么修炼反复强调保持虚无与放松:尽量让自己身体部分接近类似无形的感觉,既能让自己的智慧体现出能量,更可能连接到这种独立的智慧体而获得他的能量。虚无是把自己身体忘却;放松是让独立智慧体可以为自己所用。当然最好就是真的变成无形,那就随心所欲。
当然现在的和尚道士大多不懂这种原理,甚至不是因为信佛才出家的,而是看中了寺庙可敛财,收入稳定又没什么压力才做和尚的。况且寺庙中拜佛仪式日渐繁琐缜密,和尚们也大多把精力放在如何做法事的杂物与程序中,哪有时间与精力去参禅悟道。他们以为形式越复杂越职业化就可体现出虔诚,也能唬住一群善男信女。都是在那里“诚心勤拂拭”,少有人在“何处惹尘埃”了。和尚们拜佛也是有口无心,真心参禅悟道的又有几人。
现在的和尚都是酒肉穿肠过,至于佛祖心中留不留,也只有自己知晓。我就见过一个实例:一个寺庙年终开总结大会,和尚与工作人员全体参加,总结一年工作,顺便发些礼品过年。大会结束,最先捧着礼品冲出会场的是几个和尚,大包小包的各自到自己的汽车后备箱面前,喜洋洋又小心翼翼地将东西依次放进去,还不忘“细细勤拂拭”一下。
不是说和尚一定要清苦,但“富修”只能让和尚们体会到信佛的好处,只有“苦修”才能真正让人们感悟到人世间苦难与虚无,也才能真正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本人接触下来,倒是寺庙一般工作人员,因为不用费力去参加那些繁琐的仪式,也没有和尚那样高的获得,反倒是耳濡目染,心生一些初浅的善心爱意。
当然,和尚的职业化并不妨碍寺庙本身作为善男信女的礼拜诚信之所,而且诸多虔诚专一的心情也造就了整个场地的气息相较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要清净纯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