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是由外在环境与内在本质共同决定的。是善的一种恶化,是欲望改变本能的状态。
善的本质,也可以说人性本质是自由的,但恶却将自由、理性的状态拖入生物、自然的状态。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尊严感的存在。告子说:“生之谓性。”这是在说天生自然存在的东西,就是你所看到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来比喻,体现不出人的主体性,当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与高贵性时,本能的欲望就会走向你,恶也就随之而来了。
告知将人性比作柳枝,将义比作桮棬,并说义是由柳枝打造而成的,但孟子却反驳道说:“伤害柳枝做成桮棬,就是伤害天性去制作仁义。”我们可以通过转换的思想来看,人也是由环境来当做工具去陶铸而成,孟子的观点就是将环境等,一切不顺应本质的东西当做伤害天性的东西,在这个大环境中对“义”的定义,是由外在行为准则去规范的,在孟子的眼里就是逆着本能而行。而环境的约束有时让我们不得不逆着本能去行使外在的行为准则,恶也就从中产生了。
所以说环境是改变人性本善中最大的因素。某地贫困区的吸毒人口高达30%,而在这背后的原因却是因为本地20%人无法念完高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吸毒,酗酒也就成为了常态。当社会风气如此混乱时,无知的人又无法去管控自己,最后只能违反心中的道德律,去变成自然状态下的人,你这本能去行使外在环境中已经制定好的行为准则,以外界的要求将柳枝打造成“桮棬”,也就是因为自身的无知愚蠢变成了那随波逐流的人。
说到这里,无知能使人最大程度的走向恶。
苏格拉底说:“智慧是最好的美德。”智慧就是帮助人们看清事实的真相,去看清社会环境对自己的束缚,明辨是非真伪的工具,去有能力选择一种正确而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在地震还是火灾中,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弱小的人,会得到世人的称赞,但在危险中逃跑是人的第一反应,并且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权利,我们的本能就是在第一时间逃走,不管不顾。但总有一群博爱的人,在危机关头,不惜牺牲自我,去拯救更弱小的群体。这就是人性向善的一面。但依照本能,去维护更好的自我难道就可以称之为不善吗?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时,就是不善吗?可以说这是一种病态的善。刚看到乞讨的人,你依据他的打扮与神情在思考他的真实身份时,也就变成了病态的善,为何这么说?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并且人皆有之。”我们因为社会风气的改变而去改变固有的本性,也就成为环境的产物。每当不遵循内心的选择,便会舍则失之。
《风雨哈佛路》中女主就完美诠释了“是非之心,智也”女主在那样混乱糟糕的生活环境中,虽然很迷茫,很无助,但他可以判断是非,并没有像父母那样过上迷乱的生活,当他的姐姐被外界环境约束时,并没有做过多的挣扎,渐渐的就安于现状,被这个恶的环境所同化,善也就随之远去了。而女主却用她的是非之心与羞辱之心,最后取得了成就。因为她没有忘记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性与道德性,女主并没有成为社会乃至环境家庭的产物,而是一直与”生而谓性”这个词来做斗争,与环境做斗争,最后她成为可以改变环境的一代人。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讲到,“所谓的恶就是为了维护病态的自我,而去伤害别人的自我。”我想应该也是这样。在这本书中,以谎言为主体,从谎言的角度去剖析那些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人,而我发现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谎言去维护自己,用谎言欺骗自己,让自己得以在痛苦中得到解脱,通过它去逃避自己本应该去面对的,最后患上了生不如死的疾病,这是良心所遭受的谴责。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也就完美阐述了这本书的解决方案。
所以,恶就相当于一个病态的善,被环境自身所控制的伪善良,只要去面对这个恶,终究会走向善。